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台「立法院」院長慫恿美日:若台海有事 就承認台灣吧

兩岸

台「立法院」院長慫恿美日:若台海有事 就承認台灣吧
兩岸

兩岸

台「立法院」院長慫恿美日:若台海有事 就承認台灣吧

2021年07月30日 23:14 最後更新:07月31日 04:00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在昨日(29日)舉行的首屆「台美日議員戰略論壇」上,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致辭時再打「台灣牌」,公然炒作中國威脅並插手涉港問題,叫囂「在香港發生的事情絕不能在台灣重演」。

除了安倍,一同參會的台灣「立法院」院長游錫堃更在會上鼓動美日等所謂「民主國家」一起對中國大陸發出警告——「台海有事,將立即‘外交’承認台灣」。

這次論壇由日本一個叫做「日華議員懇談會」的親台團體牽頭,該組織成員為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安倍晉三是該組織顧問。當天共有來自日本、美國及台灣地區逾30名議員參加論壇,與會者贊同定期舉行這樣的論壇。

《日本經濟新聞》:安倍稱香港發生的事絕不能在台灣重演

安倍晉三在致辭時聲稱,當今國際社會最大的課題就是如何與崛起的中國打交道,「經濟崛起的中國若能遵守世貿組織規範,對各國會是一個大好機會,但三十年來中國的軍事費用增加了42倍。」他不僅無端指責起所謂中國「單方面改變南海和東海現狀」的舉動,還煞有介事地表達了自己對涉疆、涉藏及香港問題的「憂慮」,並稱與日美理念相同的台灣地區十分重要。

「在香港發生的事絕對不能在台灣重演。」安倍晉三說。日媒稱,他所指的是所謂在香港發生的「民主鎮壓」行動。

安倍進一步炒作稱,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自由民主國家」需要團結,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很重要,作為與美日理念相同的台灣也很重要。安倍鼓動台灣參加包括世衛組織、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在內的國際組織,並放言——「我希望中國(大陸)能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台灣的參與)。」

儘管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並未出席當日會議,但他在提前錄製好的視頻中也附和起了安倍的論調。他聲稱台灣的安全對日本和國際社會的穩定極為重要,藉由論壇對此討論十分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游錫堃也藉機在會上挾洋自重,瘋狂攻擊涉港、涉藏、涉疆等中國內政問題,甚至鼓動美日邀請邀請印度-太平洋地區所有「民主國家」,一起對中國大陸發出警告——「台海有事,將立即‘外交’承認台灣」,妄圖以此嚇阻大陸武力攻台。

需要警惕的是,今年以來,日本已經頻繁在對華關係上做出消極舉動,並多次惡意炒作涉台議題。

今年3月美日「2+2」會晤後,日本配合美國發表聯合聲明,罕見點名指責中國;4月美日首腦會晤期間,雙方再次發表聯合聲明,時隔52年再度提到台灣問題。

進入6月,日本政府高官更是頻繁碰瓷台灣問題。比如,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乃至首相菅義偉先後將台灣與所謂「國家」稱呼掛鉤;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則聲稱“台灣的和平穩定與日本直接相關”;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甚至揚言,不清楚“一個中國”政策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就在論壇舉行的前一天,安倍晉三28日接受日媒採訪時還曾向已故台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示好,聲稱「世界上沒有任何政客像李登輝這樣為日本著想」。他表示,如果情況允許,他希望赴台到李登輝墳前弔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9日針對本次論壇回應稱,所謂對話可以說是自說自話,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是負面的、錯誤的,事實上也是老調重彈,無人問津。

趙立堅強調,任何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企圖都是螳臂當車,註定失敗。台灣問題涉及中美關係、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美方和日方都有責任,有義務恪守同中國之間的有關雙邊政治文件原則,以及就台灣問題向中方所做的鄭重承諾,停止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