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紐約時報》反中進入歇斯底里 瘋狂攻擊中國奧運成功

博客文章

《紐約時報》反中進入歇斯底里 瘋狂攻擊中國奧運成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紐約時報》反中進入歇斯底里 瘋狂攻擊中國奧運成功

2021年08月01日 12:03 最後更新:12:10

Tom Fowdy是是英國作家和政治及國際關係分析家,主要關注東亞問題。他日前撰文斥責美國媒體,對中國的體育成就日日亂加評論,是美國現在盛行的典型歇斯底里(hysteria)文化。歇斯底里病,是由潛意識中思想感情的矛盾衝突所引起的心理疾病,再經轉化作用然後實際表現出來。

剛剛在週四,《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中國體育機器的唯一目標:不惜一切代價獲得最多金牌》。這篇高度批評性的文章聲稱,中國出於政治目的,操縱了奧運會,指責中國 「將數以萬計的兒童送入政府開辦的培訓學校」,並將年輕運動員引向 「北京希望主導的不太突出的運動」。獎品是什麼?賺取盡可能多的金牌,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政治分數,並為他們的國家帶來榮耀。

《紐約時報》發表的文章。

《紐約時報》發表的文章。

如果大家有留意日前外媒記者訪問中國跳水金牌得主張家齊,便知道現在的外媒偏見。當時外媒在訪問期間,不斷嘗試引導在說「娃娃語」的張家齊說出外媒心目中所預期的答案,便是中國強逼少年運動員作出苛刻及不人道的訓練,目的只是為了獲取金牌為中國爭光。

Tom Fowdy。

Tom Fowdy。

可以睇睇Tom Fowdy的評論,他認為,雖然美國和中國之間將在獎牌榜展開激烈的爭奪,這兩個國家都有豐富的奧運歷史,但《紐約時報》這篇文章是對中國奧運選手的輕蔑、可笑,而且是對他們的赤裸裸的侮辱。現實是中國運動員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他們所選擇的項目,並在其中表現出色,正如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運動員一樣。

《紐約時報》的觀點,是認為中國運動員沒有參加比賽的動機、野心或目的,而只是滿足於成為國家的工具。這篇文章認為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比美國更有競爭力,更追求體育的最高地位。

不過,Tom Fowdy認為,這不是重點。體育就是體育,由最應得的運動員獲勝,無論他們來自哪裡。《紐約時報》能寫出這樣一篇關於中國的可怕文章並不令人驚訝,它是美國媒體的一個廣泛趨勢的特有現象,它與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一致,變得盡可能消極、詆毀和徹底的歇斯底里。

這就難怪中國人越來越看不起外國報道,尤其是美國三大報章,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它們每天都在無休止地傳送反華報道,試圖挑剔、詆毀和攻擊中國的每一項發展,而且往往是在完全荒謬的前提下。

舉個小例子,但不是唯一的例子,最近的報道揭示了對中國的疫苗不起作用這一說法的痴迷。現在,我們看到有人建議,中國在奧運會上的成就應該被否定,因為它只是中國的一個殘酷的政治陰謀,故意將運動員安排到無關緊要的運動中。當然,只是美國人認為是「無關緊要的運動」,因此,這些運動不算數。這種報道的可笑之處不是關於誰在東京名列前矛,儘管《紐約時報》的獎牌表,按獲得的總獎牌總而不是金牌來排列國家,因此美國名列第一。不過,這更能說明美國在談到中國時,其所有的媒體和政治階層是如何完全失去理智的。美國越來越沒有安全感,被刺痛到主流評論員,甚至不能忍受中國在體育方面做得好,這很奇怪,因為美國沒有理由在這方面感到自卑。

雖然,歇斯底里文化在美國很猖獗,尤其是當它涉及到對政府外交政策優先事項時,例如挪用麥卡錫主義的遺產,或者對恐怖主義的過度恐懼如何被用來非法發動伊拉克戰爭,但中國的挑戰是獨特的,因為它正在將真正的不安全感,投射到美國對其自身在世界上的位置和地位的集體自尊心上。

這種現象與其說是基於對逼在眉睫的攻擊的直接恐懼,不如說是對一個可能超越她的國家的看法,即美國總是以為應該主宰世界,並按照自己的方向塑造它。一言以蔽之,這是一個霸權的問題,也是一個認為霸權是常態的信念。

諸如「讓美國再次偉大!」和「美國回來了!」這樣的口號,反映了一種固有的思維,即美國已經失去了一些東西,必須重新獲得它在世界的地位。中國被認為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因此隨後被用作美國所有國內困境的替罪羊。

因此,答案永遠是對中國遏制,投射出民主和共和兩黨的外交政策,正如我之前評論的那樣,兩黨的外交政策越來越不正常。在歇斯底里中,美國已經失去了理智的能力,並表現出完全無法理解世界的現狀,而不是她希望的樣子。美國感覺不安全的結果是對中國的可笑的負面報道,以及對地緣政治競爭和所有領域的抹黑戰術的痴迷。從疫苗、到奧運會、到貿易、到技術,都被框定為一場零和的、不妥協的政治鬥爭,中國的成功必須被仔細審查,並不惜一切代價進行適當的抹黑。

在過去的兩年裡,中國的「威脅」已經佔據了美國人頭腦中的空間,而且是免費的,很少有比《紐約時報》這篇完全幼稚的報道更完美的證明這一點。

睇完 Tom Fowdy的評論可見,美媒對中國抺黑無日無之,或許正反映其國力日漸衰落,逐漸無法和中國抗衡,從而產生的強烈自卑感,以致老羞成怒,天天在發噏風。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疫苗跳水

往下看更多文章

印度富豪夫婦放棄20億身家携手出家 辦花車遊行沿途撒錢 日後靠化緣為生

2024年04月24日 12:08 最後更新:12:11

舉行4公里花車遊行,35人陪同,向沿途眾人扔出鈔票和手機、衣物等物件……印度一對房地産商人夫婦捐出近20億盧比的全部財産,攜手出家為僧。

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對富豪夫婦在22日宣誓出家。

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對富豪夫婦在22日宣誓出家。

據報道,這對來自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夫婦16歲的兒子和19歲的女兒於2022年出家。他們稱「受到孩子們的啟發」,計劃在4月22日的儀式上,宣誓放弃一切世俗享樂,告別物質生活。未來他們將完全依靠他人的慈善捐贈生存,房産企業將交給父親和哥哥打理。

這對夫婦在花車上向沿途眾人扔出鈔票、手機、衣物。

這對夫婦在花車上向沿途眾人扔出鈔票、手機、衣物。

這對夫婦在花車上向沿途眾人扔出鈔票、手機、衣物。

這對夫婦在花車上向沿途眾人扔出鈔票、手機、衣物。

印媒稱,他們加入耆那教後,只能保留兩件白衣服、一個化緣用的碗和一把白掃帚,然後靠化緣為生。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這對夫婦此前從事建築行業,出家的决定是受到自己兒女的啟發。耆那教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其突出教義為非暴力,反對殺生。因此,耆那教徒一般吃素,嚴格的耆那教徒甚至連根莖類蔬菜都不吃,擔心傷害其中的微生物。耆那教的僧侶出行時常會用掃帚掃地,以防踩死蟲蟻。

按照印度官方統計數字,耆那教徒在全印有400餘萬,主要分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中央邦、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等地。耆那教徒在印度以善於經商著稱,印度著名億萬富豪高塔姆•阿達尼就來自於耆那教家庭。

富豪因皈依耆那教放弃身家在印度並非個例。《今日印度》稱,已有眾多鑽石和紡織富商及其家庭成員這樣做。2023年1月,古吉拉特邦蘇拉特市一名耆那教鑽石富商8歲的女兒出家,加入耆那教。2017年9月,印度中央邦年輕富豪拉托爾和夫人拋下巨額家産和3歲的女兒,先後成為耆那教僧侶。

印度鑽石珠寶公司「SANGHVI & SONS」繼承人蒂凡希(Devanshi Sanghvi),8歲時放棄繼承數十億家產的機會,成為最年輕的耆那教女修士。

印度鑽石珠寶公司「SANGHVI & SONS」繼承人蒂凡希(Devanshi Sanghvi),8歲時放棄繼承數十億家產的機會,成為最年輕的耆那教女修士。

然而,夫婦的决定遭到家人强烈反對。他們認為,拉托爾夫婦應當首先撫養好女兒,完成自己的責任。有人甚至給印度政府寫信,要求禁止他們出家。

針對這種現象,一名耆那教研究者對《今日印度》表示,印度富豪在取得成功後,常陷入無休止的失望、不滿、嫉妒和貪婪中,這可能讓他們産生了出家的念頭。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