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的科學論文一旦發表就覆水難收,加劇新冠病毒的假訊息危機,不僅影響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也使人命安全受到威脅。公眾對疫情的興趣濃厚,以及美國國內對於如何遏阻疫情爭論分歧,助長了錯誤的研究在網上傳播,繼而由疫苗反對者推波助瀾,即使最後撤回研究,也為時已晚。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數碼取證研究實驗室資深研究員布魯金(Emerson Brooking)說:「一旦論文發表,就覆水難收。」該實驗室專門辨別與揭露假消息。布魯金說,造假論文對於新冠病毒懷疑論者和陰謀論者可謂火上添油,這些論文往往會在網上瘋傳。這些研究結果會透過來自邊緣網站誤導的文章來進一步過濾。
  醫學期刊《疫苗》(Vaccines)在六月底刊登一篇論文,以「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我們應重新思考這項政策」為題,結論指「新冠疫苗每挽救三人生命的同時,也會有兩人死於疫苗副作用」,並在社交媒體瘋傳。科學家和疫苗評論家馬龍(Robert Malone)對這篇研究的摘要的一則推文,在Twitter被轉發數千次;保守派政治評論員惠勒(Liz Wheeler)在討論這篇研究的影片中稱「保證讓人大吃一驚」,facebook瀏覽次數超過二十五萬。期刊後來以「出現錯誤解讀」為由撤回論文。
  另外,白宮為了改變年輕族群疫苗接種率偏低的現象,邀請社交媒體知名網紅組建宣傳團隊,鼓勵接種疫苗之餘也為不孕傳言等闢謠,目前加入的已經超過五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