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香港持續受疫情影響,幾近「零」遊客到訪,多個行業包括批發零售業受創甚深。不少業界都希望開拓其他市場,以擴大生存和發展空間,而大灣區無疑是不二之選。

  尤其以美國為首的多個西方國家現正針對中國,想方設法打擊中國發展,香港的事往往成為他們的藉口,對正常經貿活動施加諸多限制。在大國博弈下,國際貿易變數愈來愈大,難怪本港不少業界朋友十分關注海外買貨、出口等情況,擔心隨時遇上麻煩。

  幸好香港有國家強大後盾支持,國家重點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更給我們不可多得的近水樓台優勢。須知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和廣東省九個城市,是全球四大灣區之一,人口超過八千六百萬,市場規模比香港大十倍。加上區內如東莞等市,有成熟的生產製造基地和配套,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產和供應鏈,有助港商貨品進到大灣區市場,故許多業界朋友對此期望殷切。

  事實上,香港有不少品牌信譽良好,產品質素有保證,「正版正貨」的金漆招牌令購物者有信心,已具備一定潛力。

  以中藥業為例,不少產品不但受本地用家推崇,在內地、東南亞以至海外市場亦大受歡迎,據知當局近年收到相關產品出口申請數目上升三倍,可見發展潛力之大。過去兩年我便一直要求政府爭取大灣區當局簡化外用中成藥註冊審批流程、推廣香港中藥品牌形象等,以協助業界開拓大灣區市場。

  當然,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初期,港商在法規等方面不免需時探索。我希望政府做好橋樑角色,與大灣區當局多加協商和支援,使港商加快適應。除此之外,人才是每間公司以至地區發展重要因素,當局也該研究如何加強吸引香港、內地其他省市以至海外的人才到大灣區工作,這才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
邵家輝




家輝講場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