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只要美國夠傻 台海就可以開戰

博客文章

只要美國夠傻 台海就可以開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只要美國夠傻 台海就可以開戰

2021年09月13日 19:50 最後更新:20:26

美國總統拜登在當地時間9月9日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電話通話。拜登在通話時對習主席表示,兩國沒有理由由於競爭而陷入衝突。美方從無意改變一個中國政策。

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美國資深官員正與台灣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和「外交部長」吳釗燮,在距華府約50哩的馬里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舉行特殊管道對話。

英國《金融時報》在當地時間9月10日獨家報導美台會晤的消息,指雙方傾談的重要議題,是美國政府正考慮將台灣在美國的代表機構「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

這個會晤透露出多種訊息:

1. 這次的特殊管道會議,代表著拜登團隊首次與台灣高層進行面對面會談。今次拜登政府團隊見台灣的「外交部長」,對話層次抬得較高。

2. 更名是極具象徵意義的行動。立陶苑早前做這件事,中國馬上撤回駐立陶苑大使,等如把外交關係變相降級,美國無理由不明白行動的敏感性。

3. 放料時間也有透露著訊息。美國把有意更名的消息由英國媒體放出街,有放氣球看中國反應的味道。而在習拜通話剛結束就放料出街,似乎顯示拜登一方面向習主席表示「無意改變一個中國政策」,另外又玩更名的小動作,向反華的選民交待,是一種「又要威又要戴頭盔」的低能態度。

中國大陸反應強烈。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日(9月13日)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中方已就媒體報導的有關動向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美方應慎重處理涉台問題,以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的和平穩定。

內地《環球時報》更提出中國大陸應進行的具體反制行動。包括:

1. 中國從美召回大使,這很可能是中方外交上的「最低反應」,否則的話中國無以為一個中國原則立威。

2. 嚴厲經濟制裁台灣。如果美台操作改名,已經涉嫌觸碰《反分裂國家法》紅線,屆時大陸應在經濟上嚴厲制裁台灣,直至視情況對台灣實施經濟封鎖。

3. 將台灣空域納入解放軍巡航範圍。在軍事上,大陸戰機在那種情況下應當飛到台灣島上空去了。《環時》預料台灣軍隊不敢阻擋解放軍戰機飛越台灣島,如果台軍膽敢開火,那就讓我們義無反顧地給予「台獨」勢力決定性和毀滅性的打擊。

如果美國真是容許台灣駐美機構改名,而大陸亦進行《環時》所述的反應的話,陸台已在戰爭邊沿了。

拜登為何既要求和習主席通電話,又同時玩台灣更名? 這是高招還是低招呢?

我認為不要高估美國的決策能力,現今的拜登政府,其決策能力和1962年處理古巴導彈危機時甘迺迪政府天差地別。當年是英明決策的經典,如今是笨拙的經典,你看美國在阿富汗撤軍的安排可見一斑。

中國的決策思路明顯,維持國家統一是最核心的利益,你去觸踫台灣問題,中國的立場是鐵板一塊。古惑的特朗普懂得玩一玩走,怕只怕「渴睡喬」玩完不懂得走。

《金融時報》話,如今拜登政府對是否執行更名政策的辯論焦點之一在於,更名是否成為一種成為加劇美中關係緊張,卻使美台關係收效甚微的象徵性行動。

如果這麼簡單的問題美國政府還要辯論,美國政府的判斷力真正低到令人吃驚。

結論是中國大陸的思路清楚可測,美國的思路混亂難測。只要美國夠傻,台海是可以開戰的。

盧永雄

Tags:

習近平

往下看更多文章

香港樓真是被買爆倉嗎?

2024年03月27日 19:35 最後更新:21:53

自從2月28日財政預算案宣布樓市撤銷辣招後,本地樓市回暖,成交增加,內地媒體開始湧現一些「香港樓被買爆倉了」、「香港新樓大幅搶購」的標題。感覺是內地的輿論比香港的真實樓市熱。

毫無疑問,撤辣後香港樓市的確回暖,成交增加。據中原地產的數據,撤辣之後短短4日,香港新樓錄得590宗成交,之前整個2月才只有276宗成交,即是4日成交量就已經是2月總成交的1.1倍。另外近期推出的新盤去貨情況的確有改善,入飛的數字亦比較理想,所以說撤辣後香港樓市活躍起來,並不為過。

有人開始擔心這樣下去,可能樓價又要大升了。甚至開始有人質疑,政府撤辣是否撤得太徹底。

我看這種擔心有點過慮。最近有朋友剛剛沽出她的港島東豪宅,單位七百多呎,全海景單位,最後以1700萬成交。今年年初樓價最低的時候,同一類型的單位成交過1500多萬,兩年前房價最高的時候,同類單位亦曾試過賣2000萬以上。如今1700萬成交價,的確從低位反彈。但朋友說,撤辣後她本來以為會有很多買家問價,結果只有一個買家詢價,是一名內地移居香港人士,雙方議價了一陣子,最後就是這個唯一的買家追價成交。

從最後能夠成交的角度來看,市場氣氛的確變好了。但從出售的過程來看,樓市並無內地媒體說得那麼熾熱。成交數字大幅上升,只因之前的數字太低。過去香港正常巿道時每年會賣出一萬多間新樓,即一個月過千間,所以今年整個2月才只賣出276間,是成交數字少到不正常,而不是撤辣後的數字多得太誇張。

對內地人而言,撤辣之後千多萬的樓,減少26%的稅項開支,可以省下數百萬的稅款,如果一直是想來香港買樓的內地客,就會抓緊機會入市買樓,特別是已經移居香港的人士,更加會覺得機不可失,反正租樓都有支出。另外亦有些內地人想把資金調來香港,借香港撤辣的機會調資來港買樓,亦是另一種需求。

不過有地產發展界商估計,撤辣後釋放出來的購買力,估計可持續3個月至半年,但未必會一直熱落去,主要有幾個因素。

第一,積壓新盤的數量龐大。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香港的樓市逐步回落,發展商不想減價賣樓,成交大幅減縮,2022年一手住宅成交只有10,261宗,創9年低位,去年一手住宅成交亦只有10,681宗,反彈4.3%,但仍處低位,新盤賣不去就變成倉底貨。估計住宅新盤存貨有4萬多至6萬個,數量極之龐大。假設這一波反彈浪潮能夠消耗一兩萬個單位,發展商今年已經可以交到功課,但除非樓巿有很高的熱度,否則一時三刻亦難消化所有存貨,供過於求的狀況未有改善。

第二,利息高企。現在買樓的按揭利息和最低潮比高了3厘有多,買樓的負擔相當重,買1000萬的單位一年等於要多付30萬元的利息,投資要承受重壓,自住亦是租平過供。現在一直說美國下半年會開始減息,會帶動香港利息向下,問題是香港一日未大幅減息,樓巿整體氣氛亦難全面扭轉。未來走向,要視乎利息幾時開始下降和下降的速度有多快。

第三,內地經濟。有人認為香港的樓市主要看本地經濟,樓巿固然受本地的經濟甚至股巿影響,但更大影響是內地經濟。如果內地經濟復甦良好,甚至比較熾熱,內地資金多,很多資金湧來香港,會帶旺本地樓市。但是內地經濟復甦得較慢,所以內地資金來港有限。

總體而言,宏觀環境未完全改善,減辣後樓市這股反彈浪未必可以長期持續,所以毋需太擔心樓價會大幅上升。換一個角度,樓巿能夠穩定下來,不會進一步拉低經濟,政府已算達成撤辣的目的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