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

本文摘自《國學大師之死》,同道著,當代中國出版社,2010年1月

死後因「國學大師」而遭罪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康的「國學大師」身份以及「保皇派頭子」的頭銜,遭到了「革命大批判」的「紅色風暴」。1966年8月,青島市第五中學紅衛兵打著紅旗,路上喊著「破四舊立四新」等口號,到康的墓地掘墳開棺。但挖了一上午進展不大。中午學生們去吃飯了,留下一位姓趙的老師在此看守。

據目擊此過程的人事後回憶:在掘開後的墓裏面,有一個照壁似的石頭牆壁,高約1.5米,上面有四塊獨立的石頭,刻有「國學大師」四字,每個字上都塗了紅漆。石壁上方的平面,鑲嵌著十多根兩米長的石條,石條鑿制時已設計咬合齒,石條之間咬合嚴密,幾乎不留縫隙,當初康的棺槨就是由此懸下去的。在石拱門鑲嵌著一塊拱形石碑,高約80厘米,厚約35厘米,黑色,學生將此碑左上角砸掉,鑽入之後,整座墓穴才被打開。棺木為紅松,約4厘米厚,帶有搬動用的扶手,棺材被打碎,暴露出白骨。與康有為同時死亡的3歲幼女屍骨未動,仍丟在墓穴內,學生從墓中拿出一串珠子,一把金鎖,這把金鎖是美國華僑送的,正面刻有「先天下之憂而憂」,背面則是「國學大師」,康有為左右手中均有一枚金幣,一枚為日本金幣,另一枚為印度金幣,還有一枚玉佩。康下葬時身穿中山裝,右腳邊有一沓蟒袍玉帶和很多清朝服裝,蟒袍玉帶上的金絲隨風飄舞,有的就纏在槐樹上。墓穴里還有一小石碑,上刻康有為四子三女的名字。學生將康的骨頭揚了一地。當時,墳墓前還有一石頭供桌,長約1.5米,厚約80厘米,雕有四條腿,供桌的後面就是石碑。

待康有為的頭骨被掏出來之後,紅衛兵們把它綁在木棒上,遊街示眾,並高喊「打倒中國保皇派的祖師」。忙亂中還丟掉了下巴骨。其時,正逢青島博物館與青島市紅衛兵總部聯合舉辦「造反有理」展覽會,負責人王集欽看到造反派如此對待康氏屍骨,便以擺展覽為名要求紅衛兵將頭骨送到展覽會,以便加以保護。開始有人寫了一個「保皇派康有為的狗頭」的說明牌,在王的一再要求下才改為「保皇派康有為的頭顱」字樣。展覽結束後,康的頭顱被扔在了台階上。王找了一個木箱,將頭骨放進去,又釘上蓋子,冒著隨時可能被打成「保皇派孝子賢孫」的危險,把它藏在辦公室里。1984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在浮山南麓(今青島大學旁)決定重修康有為墓,並四處尋找康的頭骨,王集欽這才將它獻了出來。

經歷了百年的歷史巨變,今天的我們或許可以一種更加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康有為這個人。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