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好似小貓一樣,一邊拱起背脊一邊呼吸」,教師帶領小一生完成伸展動作,一呼一吸的禪修,是佛教慈敬學校新學年引進,名為「青蛙仔」的正念禪修課程。校長范秀琪指,疫情下小一新生自理能力較弱,情緒問題較多,通過有系統的正念禪修訓練,有助他們管控情緒與適應校園生活,而學校以往推行禪修經驗,亦發現有助特教生專注。
  「青蛙仔」是具國際認可,專為兒童設計的正念禪修課程,佛教慈敬學校是全港首所引進的學校。記者獲安排到校內的「心靈淨思軒」觀課,師生在柔和音樂聲中,盤腿而坐,期間教師以故事切入主題,帶領學生模仿貓兒伸懶腰,進行伸展動作與覺察呼吸。動態活動過後,是靜態的閉目坐禪,在片刻中學習察覺身體,放鬆心情。
  「青蛙仔」並非只有「坐定定」的坐禪,負責老師李芊澄指,學生通過活動,了解到禪修可於每分每秒實踐,「正如青蛙般可以坐定,也可以跳得很遠」。課程全年安排八堂,每節約半小時,其餘主題包括認識感官、情緒、接納感受、想像力、善待自己與別人等。
  學校以往有安排「禪一禪」與「正念禪修大課」,而內容有趣的「青蛙仔」則於去年試行,新學年起於小一級正式實行。校長范秀琪坦言「青蛙仔」的推行,與小一新生在疫下適應問題有關,「從幼稚園高班接上小一,他們自理與社交能力較弱,易與同學爭執,甚至有問題不懂舉手發問,只會獨自哭泣,相信與他們校園生活減少、情緒問題增加有關。」
  范秀琪指,「禪一禪」等活動有助減壓與情緒管理,深受學生與家長歡迎,校方更發現能幫助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特教生起初接觸禪修,確是比較難專注,但上了三堂便已經做到,甚至把專注與控制情緒等內化,即使我們也有手號或指示,久而久之,也不太用得着。」
  校方今學年將參與理工大學研究,探討小學推行校本正念禪修課程,對師生的成效與影響。
  通過禪修平伏情緒,可說是慈敬學校學生的「必修課」,面對負面情緒突然襲來,便是實踐時機。就讀小四的王保賢通過「禪一禪」學習禪定,一次在校車被保母誤認是違規聊天的同學,頓時感到不開心,他便找個角落禪修,讓情緒恢復平靜,翌日主動向保母解釋,「若非『禪一禪』的話,我一定氣得整晚大嚎大叫。」
  正應付呈分試的小六生林月如,坦言疫情上網課難免擔心進度落後,備試感到壓力與睡前,都會禪坐片刻,放鬆心情。她的媽媽也通過子女接觸正念禪修,她坦言兩姊弟在家難免吵架,一家人都以「禪一禪」先平伏情緒,「慢慢從雜念環境定下來,心情沒那麼煩,再談如何把事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