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中國電動車行業發展迅速,不少汽車製造商陸續加入電動車行業,惟電動車製造涉及大量嶄新科技應用。為協助車廠更快速地開發智能汽車,英恒科技(1760)聯席行政總裁陳長藝指,公司冀透過技術分享平台OPEN-ECU建立生態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令客戶可以很簡單地製造電動車,簡單到他不想再自己去做,而是買我們的服務。」


  OPEN-ECU聚焦汽車智能化領域的產品解決方案及核心技術,英恒科技期望透過該平台促進公司的產品銷售。陳長藝表示,公司可透過該平台向客戶提供造車技術,將來甚至可藉此向客戶銷售公司產品。英恒科技主席兼聯席行政總裁陸穎鳴形容,OPEN-ECU像是一個試用裝,「當客戶試用完我們的技術,選擇採用我們的技術路線,自然會買我們整套的零件、智能控制器等。」


  英恒科技目前已與產業鏈上游不同供應商達成深度合作,當中包括半導體製造商英飛凌,意味着公司有穩定晶片供應來源。陳長藝指,公司為企業提供不同解決方案服務,其中會牽涉不同的供應商,由於公司已與上游各供應商達成合作關係,這將有助公司為客戶建立整個供應鏈,令客戶可以快速地得到貨物的成品,毋須自己管理各生產程序。公司透過分別與上游供應商及下游客戶達成合作關係,為車企提供技術及產品,以穩定其產品銷售及收入。


  作為汽車電子解決方案提供商,陳長藝指,英恒科技目前提供的方案皆由公司先制定策略及研發,而並非客戶有相關需求公司才就此提供服務,故令其解決方案領先市場。他表示,公司在核心技術上具有前瞻性,並預期未來電動車發展將走向電動化及智能化。他又指,未來電動車的發展空間十分龐大,技術上仍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地方,包括減低電動車的耗電量、令電控具備智能控制等。英恒科技早前對英國人工智能機器人公司Antobot進行戰略投資,他透露,公司未來將繼續投資應用技術相關的科技公司,促進公司技術發展,並為其帶來協同效應。


  英恒科技每年投入收入中約6%資金作技術研發,陸穎鳴表示,公司希望藉此保持競爭優勢。他指出,如果電動車市場在未來1至兩年有爆發式增長,公司可透過大量的技術投入保持其市場地位,並預期公司將有可觀的增長。陸穎鳴期望,未來英恒科技的增長率較業界的增長率高。他補充,公司目標是每年保持佔收入6%的研發投入。由於近年市場發展迅速,公司的投入亦相對增加,由去年的6.7%提升至今年的7.4%,主要因公司認為未來市場發展會加快,公司期望其研發投入及技術儲備會先行於市場。


  目前英恒科技的解決方案涵蓋滿足自動駕駛L1到L4級別,其中北汽新能源代客泊車(AVP)量產專案預期將於2022年投入量產。事實上,自動駕駛分為L1至L5五個級別,其中L1、L2級屬於輔助駕駛,駕駛員仍需主導駕駛任務。


  公眾所指的自動駕駛通常是指L3及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L3級開始進入自動駕駛範疇,系統能夠在限定條件下的自動化,但駕駛員需要隨時接管;L4、L5級則屬於高級別自動駕駛階段,最終將實現無人駕駛。


  陳長藝坦言,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去到L3級別已存在一些法律問題,即使電動車做到某些功能,但目前社會未必接受,而當技術去到L4級別時「已是一個國家層面的問題」。


  至於電動車技術何時可達到L5級別,他相信電動車在技術上會不斷突破,惟認為這要視乎國家的宏觀政策,當中牽涉到法例、交通規則等。他強調,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英恒科技會去挑戰這個技術,並期望公司於電動及智能領域方面,在中國市場取得一個較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