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研究:柬埔寨十年前蝙蝠病毒樣本似新冠

大視野

研究:柬埔寨十年前蝙蝠病毒樣本似新冠
大視野

大視野

研究:柬埔寨十年前蝙蝠病毒樣本似新冠

2021年09月21日 09:18 最後更新:11:24

柬埔寨研究人員發現,十年前在柬埔寨北部從蝙蝠身上採集的樣本,跟目前傳遍全球的新冠病毒非常相似,因此再度前往採樣,希望更了解這種病毒的起源與演化。二〇一〇年,研究人員在柬埔寨毗鄰老撾的上丁省,從蹄鼻蝙蝠(horseshoe bats)身上採集了兩個樣本,保存在金邊的柬埔寨巴斯德研究所冰箱中。去年檢測後發現,這些樣本與新冠病毒有近親關係。

AP圖片

AP圖片

由八名成員組成的柬埔寨巴斯德研究所團隊近一周以來,一直在蝙蝠身上採集樣本,並記錄物種、性別、年齡與其他詳細資訊,類似研究也正在菲律賓進行。田野調查協調員霍姆邊拿着網子捕捉蝙蝠邊告訴記者:「我們希望這項研究成果可以幫助世界更了解新冠病毒。」

AP圖片

AP圖片

柬埔寨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學部門主任韋斯納.楊表示,研究所過去兩年已四度展開類似行程,希望找到這種病毒起源和演化的線索。他說:「我們想知道病毒是否仍存在於當地……也想知道病毒如何演化。」源自蝙蝠的致命病毒包括伊波拉病毒與冠狀病毒,如沙士(SARS)與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

AP圖片

AP圖片

韋斯納.楊說,由於人為干擾和破壞自然棲地,新冠肺炎帶來的毀滅性後果是人類咎由自取。他表示:「如果我們試圖靠近野生動物,從野生動物身上接觸到病毒的機率就高於平常,病毒轉為感染人類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柬埔寨研究人員在洞穴中收集蝙蝠糞。

柬埔寨研究人員在洞穴中收集蝙蝠糞。

港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創新篩選平台,可快速評估新冠病毒變異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新方法比傳統方法速度提升39倍。

港大醫學院

港大醫學院

研究人員亦專注了解病毒變異如何影響「合胞體」形成,即受感染細胞與未感染細胞融合的過程,這有助識別可能對公共衞生構成重大風險的新興病毒變異株。

通過研究刺突蛋白及其突變,研究人員發現某些變異株,如 Delta變異株,與病毒原始株相比形成較大的合胞體,團隊發現單個K854H突變可將Omicron 變異株轉變為具有高融合能力的變異株。研究又發現一些變異,系統可預測出它們與Omicron和Delta等現有變異株具有相近的變異機率,顯示這些新變異應受監控,因可能在未來病毒演變中出現。

為提高篩選效率,團隊開發了一種根據細胞大小篩選的策略,在更大範圍上將融合和未融合的細胞進行高速篩選;與傳統方法比較,新方法精確度超過80%

團隊還確定兩種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的藥物,可減輕疾病嚴重程度。倉鼠模型實驗顯示,藥物可抑制由刺突蛋白誘導的合胞體形成,並有潛力緩解病情。

團隊認為,新系統不僅有助快速追蹤新冠病毒變異並找出治療方案,還可廣泛應用於各種與細胞融合相關的生物醫學研究,包括癌症免疫療法。而細胞互作平台可系統分析多種病毒的合胞體形成能力,包括愛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科、新冠病毒和其他誘導合胞體形成的冠狀病毒。

團隊期望從這項研究中獲得嶄新方法和深入知識,為治療新冠病毒病症和其他涉及細胞融合的疾病提供新策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