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清楚,我們的年紀會越來越大,都會退休,社會就面臨安老丶養老的問題。老人家若只靠自己的子女照顧,在香港這個繁忙的社會是不現實的。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未來50年人口推算,重新提到人口高齡化,特別是「高高齡」的挑戰。若依現時需求及未來人口高齡化的速度,我們未來40年要興建1 200間津助安老院。因此,我們認為安老政策的最主要挑戰有兩點:
    1、提供安老服務宿位的增置,即:提供津貼資助的安老宿位不足。
    2、照顧老人家的人手不足。

先看第一點,香港近年每年增加約二至三間津助安老院。但以現時每年需求看,我們需每年增加七至八間,所以大家可以預期,輪候安老院的人數在不斷增加當中。

有兩項工作對增加安老院宿位很重要,一是突破安老院只可設置於樓高24米以下的限制,二是鼓勵私人發展項目興建安老院。24米的限制要求主要是基於消防安全考慮,現有的建築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鼓勵私人發展項目興建安老院方面,有兩個方法:一是在賣地條款加入要求,這是近兩年所採用的方法。第二就是豁免安老院所佔面積計算於有關地積比率限制條款,政府實在應該考慮同意這點。

再看照顧老人之人手不足問題。我們建議:提高安老工作者的工作條件(包括薪酬)、改善行業形象、加強吸引年輕人加入、樂齡科技應用,甚至增加輸入外勞等等。而在2012-13年度,政府安老服務的營運開支為49億元,2017-18年度是75億元,增加了53%。而在2020-21年度的預算是近123億元,即在三年內再增加近64%,開支增幅在提速, 這只是在填補以前的差額 。 政府這方面的財政投入需要增加更多。

我們更加重要的建議是:中央政府鼓勵香港融入大灣區,在養老丶安老政策方面,香港政府的目光不可以只侷限在香港境內,我們要將目光擴大到大灣區:大灣區的土地丶人手 丶建築丶醫療等等成本都比香港低很多, 把在香港投入的養老安老資源之一部份,如果拿去大灣區以建設養老安老院舍丶請人手丶提供醫療服務,相信可以解決香港大部分的養老安老宿位不足丶照顧人手不足的問題。 我們相信, 大灣區地方政府都會積極配合香港政府這方面的要求。

更加重要的是,內地的生活水平已與香港差不多;醫療環境大幅提升,接近香港的水平,逐步又有香港醫療機構在內地執業,譬如香港中文大學在深圳有醫院。另外,內地的生活環境丶空間也比香港好。 加上交通又方便,親人去探訪也很容易。這些都令到很多人願意到內地養老。

上面的建議值得香港特區政府重視。

林志文醫生 陳志怡資深護師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