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的發展和用戶消費習慣的變化,結合了影視內容與短視頻形式的短劇,成為年輕一代網路生活中的「心頭好」。此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將「網路微短劇」納入監管範圍,並對其內容審核辦法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大視頻平台和眾多製作公司紛紛開啟了短劇賽道佈局,升級短劇分賬規則,上調分賬單價,並發佈各種計劃,以搭建IP開發的橋樑,鼓勵原創故事,全面加速短劇的精品化、規模化。

長視頻平台「搶灘」短劇賽道,是網路時代文化發展的必然。在快節奏、碎片化的現代生活中,一些因「注水」而敘事拖沓、情節冗長的傳統電視劇無法適應年輕人的娛樂需求。網路短劇以其短小精悍的優勢,藉助多樣化的播放形式和快速的劇集更新,借鑒電影的敘事方式,簡潔明快地提煉主線情節,通過懸念設置、多重反轉等技巧來加速劇情進展,使觀眾在節省時間和放鬆身心、滿足審美需求之間取得了平衡,成為視頻平台增加用戶黏性的新增長點。

經過近10年的發展,短劇的創作已經涵蓋了青春、偶像、勵志、愛情、職場、推理等多種題材,形成了以輕鬆喜劇、奇幻穿越劇、熱點話題劇為主的較為穩定的類型。同時,短劇質量也逐漸從粗糙走向精良。不論是劇本構造還是演員的表演質感,以及服裝化妝道具的考究程度,都較早期有了明顯進步。一些精品短劇在打磨品質、設置懸念、追逐話題的同時,也注重放低視角,細緻入微地體察不同人群的生活,以真實的悲喜喚起共鳴、慰藉人心。如《不完美的她》在帶著淡淡哀愁的鏡頭中敘說三代女性的成長,以她們長達半生的反思、抗爭,來表現當代女性逐漸覺醒的自我意識。在限制天價片酬、注重作品質量的背景下,短劇的迅速崛起,或許會成為倒逼傳統電視行業「擰乾水分」、創作精品的一個契機。

方興未艾的短劇,也為視頻行業不同鏈條上的參與者提供了潛在的巨大機會。與一般的短視頻相比,短劇的特色在於「短」與「劇」的結合。「短」使其可以更好地利用新媒體語境下大眾的碎片化時間,「劇」則契合了人們追求故事性、趣味性的普遍心理。短劇的這種特色,已經滲入綜藝、歷史、文化、科普等多種視頻節目中,為其提供了更加多元、更接地氣也更具活力的表達方式。

短劇與綜藝的嫁接,河南衛視的傳統節日系列晚會堪稱代表。「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等短劇中一系列妙趣橫生的「奇遇」故事,使各個綜藝節目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如線貫珠,共同彰顯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歷史文化類的節目在短劇的運用上也遊刃有餘。

當然,短劇雖然初現風生水起的景象,但仍處於「早春」階段。受製作成本、拍攝周期以及流量訴求等因素的影響,短劇題材同質化、情節套路化、表演和製作粗糙化等現象仍然比較普遍。要走向精品化,迎來真正的春天,短劇需要在內容生產方面不斷尋求突破。而短劇吹來的東風,則為講好文化故事提供了新的創意,是網路時代文化工作的新路徑。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23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