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東莞、佛山何以晉級「特大城市」俱樂部

大灣區

東莞、佛山何以晉級「特大城市」俱樂部
大灣區

大灣區

東莞、佛山何以晉級「特大城市」俱樂部

2021年09月25日 05:43

珠三角的幾座城市,近日又廣受關注。

不過,這次,不是當紅的深圳、廣州,而是兩個地級市東莞、佛山。

在國家統計局於近日發佈的《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圖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況》中,除了廣州、深圳當仁不讓在7個超大城市中佔據兩席外,東莞、佛山入列14個特大城市。

其中,東莞以城區常住人口956萬位居14個特大城市榜眼(第二),佛山以城區常住人口854萬位居第五。

紮實的經濟和產業實力是人口的支撐

在眾多省會、副省級等「大佬級」城市中,東莞和佛山以地級市晉陞為特大城市,這背後是以兩地紮實的經濟和產業實力為支撐的。

近年的經濟成績,就是有力的證明。

在最近公佈的2021年上半年城市GDP中,東莞以5000.1億元、同比增長12%的成績,為實現萬億元GDP打下紮實基礎;佛山,達到5474.12億元,同比增速17.3%。

兩地的經濟增長可圈可點。

經濟和產業的發展,為人口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吸引更多人口流入。

數十年來,大量的適齡勞動力湧入東莞和佛山,使其享受了豐厚的人口紅利。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東莞全市常住人口1046萬人,比2010年的822萬人增加了224.6萬人。15-59歲人口佔到總人口比重的81.41%,60歲及以上老人佔比僅5.47%;佛山全市常住人口949.8萬人,比2010年增加230萬人。15-59歲人口佔比為74.37%,60歲及以上老人佔比10.52%。

這兩個城市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顯著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5-59歲的人口紅利在21個超大和特大城市中位列第一、第四。

這兩個地級市,以兩種不同的經濟發展範式,在粵港澳大灣區,爭鮮鬥豔、比翼齊飛,成功邁進了超大城市的行列中,也吸引了更多的勞動力流入。

東莞:「世界工廠」升級的模範生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富有競爭力的城市,都是沿著河流而建。

河流既是主要的貿易路線,又是遷徙的自然障礙。河流,也為東莞成為全球主經濟社會網路中的重要節點打下了地理基礎。

作為廣東「四小虎」之一,東莞是久負盛名的「世界工廠」,其一度被看作全球經濟的體溫計。

作為地市級的東莞,能夠躋身全國特大城市之列,有這樣一些「獨特性」:

獨特的區位優勢。東莞位於珠江東岸,瀕臨珠江出海口,西北接廣州,南接深圳,東北接惠州,與廣州的港口和城市軌道交通基本一體化,也是深圳都市圈的城市之一,享受著廣州和深圳的雙重加持。

東莞的夜晚,人們在跳廣場舞。新京報記者王嘉寧攝

包容、開放的文化氛圍。在東莞,人們很少會遭遇「排外感」。以海洋性文明塑形的東莞,有著開放、包容的氛圍,以及敢闖敢幹的精神。

祖籍東莞的約120萬港澳同胞、30萬海外僑胞,讓東莞在人口的移動和遷徙中練就了開放和包容。

近年來,人口大量湧入東莞,與其開放務實和不排外的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良好的營商環境。東莞外資、私營經濟高度發達,與其良好的營商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

東莞通過自身的僑鄉等內生優勢,以及比鄰香港的區位優勢,有效地接入了國際產業生態網路。

東莞是開放體系的受益者,對全球經濟環境也非常敏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東莞首當其衝地感受到了「全球同此涼熱」,其受衝擊程度令人不忍卒“睹”。

隨後,東莞歷經了大約十年的「卧薪嘗膽」,加速轉型,憑藉數十年沉澱下來的完備的製造產業鏈,沒有在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傢具等傳統製造業中掉隊,而且,在電氣機械與設備製造業、集成電路及關鍵元器件、智能裝備、新能源和生物製藥等領域,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塑造出強大而成熟的製造產業鏈。

當前,東莞孕育出了多個享譽全球的本地品牌,如OPPO、vivo、徐福記、都市麗人等,讓東莞在人們心目中煥然一新。

那個曾經「兩頭在外」的「世界工廠」,如今已是既可以進行ODM(原始設計製造)設計,滿足出口需求,又能迅速捕捉終端市場的多面手。

東莞躋身特大城市行列,印證了人們奮鬥的目的不是遷移,而是定居。

一大批本土製造品牌的異軍突起,讓東莞匯聚了一批生產型和消費型服務業。

這些服務業,如同城市和人口的黏合劑,使得大量就業人口來到這裏定居,從而也使東莞由曾經的人口驛站變成了如今的安居樂業的家園。

佛山:接地氣的民營經濟驕子

佛山是全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珠三角西翼經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廣東省第三個進入GDP萬億俱樂部的城市。

2021年9月,位於佛山市和江門市交界處的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斜拉橋。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佛山能夠躋身全國特大城市之列,與東莞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不同之處。

佛山地處珠三角腹地,比鄰港澳,東接廣州,南鄰中山,與廣州共同構建成「廣佛都市圈」。

素來,佛山就享受千年商埠廣州的輻射力,有廣「商」佛“廠”的合作根基。

與東莞一樣,佛山也屬海洋性文化範疇,秉承粵文化的開放包容,同樣也是著名的僑鄉。

目前,祖籍佛山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140餘萬人,旅外僑胞達240餘萬人。

與東莞的不同之處,佛山主要反映在經濟發展路徑上。

佛山是經濟全球化融合本地化發展的典範。

很多人認為佛山是傳統製造業代名詞,走不出廣州的光環,沒有名字響亮的高科技企業。這實際上忽視了城市的比鄰與共存關係。佛山深厚的產業基礎,並不落後。

改革開放以來,佛山在家用電器、五金、衛浴、陶瓷等領域做到了其他城市難以企及的高度。

目前,佛山的很多行業正在數碼化升級,一些智能製造企業的技術含量高而實用。

佛山的踏實和開放,讓其與眾不同。

佛山最大的城市特質,是孕育了人們耳熟能詳的著名民營企業,擁有45家上市公司,囊括了吃穿住用行等領域。

這些企業務實而優秀,已經全方位融入人們生活的日常,樸實到被消費者視為理所當然。

近年來,佛山在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金屬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等領域發展迅速,機械人(10.570, 0.05, 0.48%)、新能源汽車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成為佛山經濟的新亮點。

一大批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正接地氣地支撐著佛山經濟的轉型升級。

佛山一步行街。圖/unsplash

紮實的經濟實力,務實的創業精神,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來此發展,也讓佛山順利躋身於全國14個特大城市之列。

如何從優秀到卓越

需看到的是,東莞和佛山,雖然躋身特大城市,但在全球主經濟網路中尚處淺層連結,經濟的可承載能力和負重能力仍相對不足。

如何提升自身的經濟承載能力,是東莞和佛山從優秀到卓越必須克服的一大課題。

畢竟,當前,包括東莞、佛山在內的整個珠三角城市的經濟密度已經不低了,但相比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等世界級城市群,珠三角一些城市的經濟大而不強,人口的持續湧入正在使當地經濟承壓加大。

同時,特大城市也容易染上「大城市病」,這不僅反映在城市設施建設方面,還表現在寬容和開放性的降低。

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下,東莞和佛山如何在其中找准自身定位,實現從優秀到卓越,需要在城市治理、產業佈局等方面認真思索。

特約撰稿人 | 劉曉忠( 財經專欄作者,資深金融從業人士) 

往下看更多文章

宣傳香港人才樞紐獨特優勢 人才辦5月初舉行高峰會

2024年04月23日 14:33 最後更新:23:05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將於5月7至8日在會展舉行「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並會同步舉行「機遇匯人才博覽展」。

才辦總監劉鎮漢主持記者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才辦總監劉鎮漢主持記者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總監劉鎮漢表示,希望透過高峰會宣傳香港作為人才樞紐的獨特優勢、及推動大灣區內的人才流動及合作。活動邀請20多名來自本地、大灣區、世界各地的政商界人士,分享國際就業市場、人才流動趨勢,探討人才交流及合作機遇等,活動免費入場。

人才辦將於博覽展設展示區,介紹香港的獨特優勢和發展機遇、各人才入境計劃和人才辦的支援服務,並由抵港人才分享落戶香港的經驗。博覽展預計有近百間公私營機構參展,包括投資推廣署、機管局和醫管局等。

才辦總監劉鎮漢(右三)與部分參展機構代表和來港人才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才辦總監劉鎮漢(右三)與部分參展機構代表和來港人才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劉鎮漢表示,過去一年來港的人才主要從事金融、科技、商貿工作,又說本身有家庭的人才,最關注香港的教育,其次是就業機會及住屋需要。他表示,人才辦有不同的合作夥伴,可以協助解決不同需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