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羅致光:下學年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名額將增至1萬個

政事

羅致光:下學年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名額將增至1萬個
政事

政事

羅致光:下學年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名額將增至1萬個

2021年09月26日 11:36 最後更新:11:37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發表網誌指,為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試驗計劃)服務名額,將會於2022/23學年再增加1,000個,令總數增至10,000個。

羅致光表示,政府一直關心殘疾人士的不同需要,持續加強各種康復服務和措施。在2021-22年度,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的經常性開支預算(不包括綜援及福利金的相關款額)約107.1億元,較2017-18年度的64.5億元增加66%。

羅致光指,本屆政府已落實多項措施加強支援殘疾人士照顧者,包括增加日間、住宿、家居照顧和暫顧服務名額,以及加強多項中心及家居為本服務的人手等。政府會繼續透過發展項目、購置處所及推動「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買位計劃」等,增加服務名額,並會鼓勵社福機構透過「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原址擴建或重建善用其土地,增加康復設施。政府亦會於本財政年度把有關康復服務的規劃比率納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以確保服務的持續發展。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他續指,加強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的社區支援是近年重點推展的一環。主要措施包括在2019-20年度加強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的康復訓練服務,並在2021-22年度起將中心數目由現時的16間逐步增加至21間;在2018-19至2019-20年度將家長╱親屬資源中心由六間增加至現時的19間;並在其中五間中心設立少數族裔專屬單位;在2019-20年度將自閉症人士支援中心由3間增加至5間,並加強原有中心的人手;在2019-20至2020-21年度為額外約1,800名居於社區的殘疾人士提供到戶家居照顧服務,以及提升照顧服務的交通支援,並在2020年初將嚴重殘疾人士家居照顧服務擴展及中度殘疾/照顧需要的殘疾人士;自2020年11月起增撥資源加強全港17間殘疾人士社交及康樂中心在社區支援(特別是照顧者支援)方面的功能;在2021年向合資格的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購買45個指定住宿暫顧宿位;以及在2018-19年度起將「殘疾人士/病人自助組織資助計劃」的撥款總額由每年約1,500萬元增加至約2,100萬元,持續推動殘疾人士及其家人/照顧者之間的自助和互助精神。

協康會圖片

協康會圖片

加強支援有特殊需要學前兒童。

另外,本屆政府積極投放資源,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介入支援服務。羅致光指,為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政府早於2015年推行「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政府由2018年10月起把該服務恆常化,服務名額由試驗計劃下的約3,000個增加至現時約9,000個,並會於2022/23學年進一步增加1,000個至10,000個。此外,政府於2020/21學年透過獎券基金推行「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第一層支援服務試驗計劃」,為正輪候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評估或經該些中心評估為有邊緣成長發展問題等兒童提供早期介入服務。為了讓被識別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能在升讀小學後,繼續獲得關注和適當服務,社署和教育局已於2018/19學年加強學前康復服務單位與小學之間的資料轉移機制。

羅致光又指,社署持續推出多項措施,包括在部分社區支援及院舍服務增加言語治療服務,改善服務使用者因高齡或嚴重殘疾引致的言語和吞嚥問題;推行「私家醫生外展到診計劃」,為受資助殘疾人士院舍的院友提供基礎醫療支援;以及於2019年推行試驗計劃,成立跨專業外展隊為私營殘疾人士院舍的院友提供支援服務。社署亦會推行試驗計劃,分別為展能中心暨嚴重弱智人士宿舍,以及庇護工場/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暨中度弱智人士宿舍的高齡化服務使用者,提供一站式及持續的復康訓練、住宿及照顧服務。與此同時,政府在2018年12月推出「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或租借和試用科技產品,以助改善服務使用者的生活質素及減輕護理人員及照顧者的負擔和壓力。基金至今共批出約3.8億元,資助約1,300個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或租用合共9,600個科技產品。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日前參觀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內協助特殊需要兒童適應社區的活動設施。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日前參觀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內協助特殊需要兒童適應社區的活動設施。

往下看更多文章

又係土地問題?!

2018年12月07日 17:38 最後更新:17:40

臨近年尾,不少親戚朋友都趕在這兩、三個月完成他們的人生大事。標德出席了幾場婚宴,都聽到新人被長輩催生B。有結婚兩、三年,仍未生B的朋友向標德說,雖然明白「有仔要趁嫩生」,但現實卻是令人頭痛,養大一個小朋友絕不容易,除了供書教學、照顧孩子的時間和心力,更需要有足夠的居住空間,才能讓小朋友身心健康地發展。(「足夠」的意思當然不是住劏房吧!)

友人的想法不是個別例子,早前,家計會公佈「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調查」,發現現今婦女在生育問題上頗多憂慮,例如,受訪婦女的「理想子女」數目是多過一名,但很多都有心無力,「一孩家庭」是現時香港最普遍的家庭結構。養育孩子的責任太大、經濟負擔重固然會令婦女在考慮是否生兒育女時感到卻步。

家計會亦指出,住屋環境空間狹小同樣令香港人不想生育,更有近3成受訪婦女稱,居住空間擠迫影響性生活。香港人連製造小生命的空間都沒有,難怪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曾表示,香港生育率可能是世界上最低。

原來,又是土地問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