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廣州又一起電動車電池起火!一人燒傷面積達90%

大灣區

廣州又一起電動車電池起火!一人燒傷面積達90%
大灣區

大灣區

廣州又一起電動車電池起火!一人燒傷面積達90%

2021年10月08日 22:34

動車電池意外起火,正在熟睡的他被嚴重燒傷,經診斷全身多處燒傷,燒傷面積達90%,燒傷程度為二至三度。事發至今,他仍在ICU病房接受治療。

電池「上樓」肇禍,同屋四人被燒傷

話不接,去到他宿舍看才知道出事了。”

梁明告訴記者,兒子在廣州一所高校上學,今年暑假他主動留在廣州打暑假工,想掙錢補貼學費和家用。事發前,梁敬在海珠區一家生鮮配送平台做騎手,與幾個同事合住在海珠某小區內。

引發火災的「禍首」,是梁敬室友帶回出租屋的電動車電池。海珠區消防救援大隊出具的《火災事故認定書》顯示,該起火災主要燃燒物為電動車電池、被褥等,過火面積2平方米,造成四人受傷;起火原因系鋰電池熱失控引燃周邊可燃物導致火災。梁明後來了解到,除了兒子梁敬,電池的主人也在事故中被燒成重傷。

事後梁明曾前往宿舍查看情況,但現場已被消防部門封閉,看不到屋內情況。9月28日,記者走訪現場,事發宿舍在一棟殘舊樓梯房的7樓,走訪當天火災現場依舊處於封閉狀態。

火災事故現場。

隔著上鎖的鐵閘門,只見屋內一片狼藉,地面還有火災余留下的過火痕迹。記者注意到,出租屋樓下還張貼有當地相關部門發出的電動車安全充電宣傳海報,旁是小區物業貼的一張關於電動車安全停放的通知,落款時間是事發前的今年5月,紙張已些微泛黃。

事發出租屋,地面還有火災余留下的過火痕迹。

已籌150萬元醫療費,父母稱不考慮放棄治療

在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梁敬被診斷為「全身多處火焰燒傷90%Ⅱ-Ⅲ°」“吸入性損傷”“燒傷創面膿毒症”等癥狀。由於病情危重,醫生建議將他送入燒傷ICU監護治療,需經歷8~10次手術,治療費用約120~150萬元左右,住院時間約3個月。

「事情發生後,梁敬的公司拿出一百萬,說先給傷者們墊錢救治。」梁明告訴記者,但面對每天1-2萬元的ICU治療費以及手術、藥品等費用,“到9月10日準備做第三次手術,公司給的幾十萬元治療費就只剩下2萬多。”

由於愛人早早下崗,自己也僅靠打零工維持收入,梁明表示家中積蓄對巨額的醫療費而言幾乎是杯水車薪。公司墊付的治療費見底後,走投無路之下他們決定通過網路籌款平台,向外發起求助。

所幸籌款工作還算順利。「9月10日中午確定籌款,當天下午完成認證發出求助,通過親友的轉發,以及孩子大學老師、同學的幫助支持,6個小時就籌到了150萬。」梁明稱。提及籌款經歷,他多次向記者表達對施予援手的人的感謝。

也曾有人對他們的籌款提出質疑。梁明對此回應稱:「錢一到我們就一分不剩存入醫院戶頭,單據都已在網上公佈。」記者在其籌款連結中看到,梁明在9月13日已公示兩張預存住院醫療款收費單,數額分別為99.4萬元和49.76萬元。

記者了解到,梁明34歲才與妻子結婚,梁敬是家中的獨生子。

由於需要特別救治,進入ICU一個多月來,梁明夫妻僅被允許探視兒子數次,每次幾分鐘。「有人跟我們講90%燒傷搶救過來也跟植物人一樣,我們老了要怎麼照顧他,勸我們放棄治療。」但梁明夫婦表示自己一開始就沒考慮放棄兒子,“兒子同事跟我們說,他剛從宿舍搶救出來的時候,還問旁邊人‘我是不是死了’。治療的時候醫生也說,人基本上是清醒的,只是不能動。所以我們不會放棄治療他。”

150萬元籌款也並不能確保治療無憂。梁明告訴記者,截至9月25日,治療費用已用去86萬多元,要解決梁敬將來兩個月的ICU治療費和4-5次手術費,還是很吃力。此外,手術需要的植皮條件、大量供血等問題也是橫在前面的大山。

公司負責人:電池非公司配發 將配合家屬向電池廠家追償

談起事故,梁明仍有不解:「聽員工說宿舍是公司安排的,此前也有人反對把電池帶回家充電,為什麼公司沒有及時制止?」對此,梁敬所在公司業務負責人閻經理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回應稱,該宿舍並非公司組織安排,只是當時幾個員工有合租需求,站點負責人給他們推薦房源,租房等費用都是員工自己出,“如果是公司行為,我們必須有保險的。”

閻經理還表示,由於電動車都是騎手自有,起火的電池也並非公司配發,所以他認為公司在本次事故中並沒有責任。「事發後公司墊付100萬用於治療傷者,並對家屬在廣州的活動提供幫助,同時積極配合消防、公安等部門調查取證。」目前他已經掌握電池代理商和廠家信息,下一步公司將為家屬提供法律援助,向電池廠家索賠,同時也對公司墊付的治療費用進行追償。

一塊電池就這樣斷送了原本一家設想的未來,梁明常常掩面而泣。據他了解,肇事電池的主人作為本次事故的另一個重傷患者,全身燒傷面積達70%,情況也不容樂觀。「聽說他家情況也不好過,自己出來打工,為了省每個月三百多塊租電池的錢,十幾斤的電池每天扛上7樓。但不管怎樣,電池不應該拿上樓充電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第二批約100名廣東省護士陸續抵港於多間公院交流

2024年04月18日 14:03 最後更新:15:00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年初陸續抵港,在多間公院展開交流。除老人科和內科,今次新增深切治療、胃手術科、眼科和內窺鏡科,為期10個半月。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右三)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右三)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交流期2025年1月完成。他說,廣東護士來港交流不會加重本港醫護人員負擔,下一批交流將有130名廣東省護士來港,醫管局稍後亦會安排本港護士到廣東省醫院交流。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右一)說,交流期間參與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醫管局提供)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右一)說,交流期間參與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醫管局提供)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讓廣東省護士了解本港醫院收症流程,感受到他們態度積極、求知欲強,他亦學習到內地醫院的護理程序。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右二)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 (醫管局提供)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右二)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 (醫管局提供)

來港交流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說,交流期間參與了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包括與醫生一起為病人插喉等,形容與香港醫護人員合作愉快,亦讓她加深對香港醫療體系的了解。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 (醫管局提供)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 (醫管局提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