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多家銀行積極爭取成為開展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的先頭部隊,花旗銀行財富管理業務主管蔡惠琳表示,非常有信心花旗可成為首批推出理財通服務的銀行,並看好理財通將是財富管理業務一大增長動力,預計未來三年財管業務新增客戶及收入,將分別有逾20%及15%來自理財通。


  蔡惠琳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自9月10日公布理財通實施細節後,花旗隨即向金管局提交理財通「南向通」及「北向通」業務申請,現已進入最後測試階段。內地監管當局則於今日(10月11日)正式接受銀行申請,審批需時最快約7日。由於兩地是同步批核申請,故該行現只待金管局拍板,即可馬上推出服務。按上述時間表推算,若一切順利,本港銀行有望最快於本月下旬左右推出理財通服務。


  花旗向金管局提交的「南向通」申請,涉及向內地客銷售的投資理財產品接近100隻,除了12隻外匯產品外,其餘為基金及債券產品,它們數量約各佔一半。就「南向通」客戶投資取向,她說,由於內地利率比香港高,故債券並非他們的首選投資產品,他們更多希望作多元化投資,如環球股票基金及平衡基金。至於債券產品入場費,該行會以7萬美元及10萬美元為主,供「南向通」客戶選擇。


  花旗看好理財通業務前景,她預期未來三年理財通帶動的新客,平均將佔該行整體財管業務新增客戶20%以上,2022年佔比超過10%,2023年佔比更倍增至逾20%。她指,花旗理財通內地合作夥伴銀行,是以大灣區內地九市及理財通作為核心業務,故有助該行進取吸納理財通客戶。


  她視理財通將是該行財管業務核心收入來源,預計未來三年來自理財通收入,將佔其整體財管業務收入15%。她指,理財通以試點方式推進,因此估計未來6至12個月有關政策變化不大,但期望將來可放寬理財通額度。


  蔡惠琳稱,雖然經濟剛剛復甦,但該行今年首八個月投資產品收入按年增加15%,其中股票收入升12%,非股票收入升15%;投資產品銷售額升14%,美股成交量升38%,外匯成交量升34%,港股成交量升13%;存款按年升11%;活躍投資客戶數量增近40%。


  對於今年餘下時間,她指由於市況波動,故續具挑戰性,但相信業務仍可受惠低息環境所引致的理財需要,期望全年投資收入可以保持15%增幅。


  配合該集團進取的五年計畫,該行目標在2025年香港區財管業務客戶數目增長兩倍、管理資產規模(AUM)倍增,並計畫5年內在港增聘逾1000名專業財管人員,當中包括逾550名新客戶經理和私人銀行家。


  另外,她指出恒大事件對該行影響非常小,因恒大向來並非該行建議的債券項目之一,而且只向專業投資者提供,加上今年息低,客戶對債券需求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