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研究指疫情延誤癌症病人接受手術 促建穩健醫療系統

社會事

研究指疫情延誤癌症病人接受手術 促建穩健醫療系統
社會事

社會事

研究指疫情延誤癌症病人接受手術 促建穩健醫療系統

2021年10月14日 12:10 最後更新:12:17

國際組織COVIDSurg Collaborative近日於國際學術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發表研究,指發現全球每7個癌症患者中,便有一人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而錯過接受非緊急手術的時機,或影響他們的治療進度及生存機會。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研究包括全球61個國家466間醫院,逾2萬個患有15種最常見實體腫瘤癌症病人的數據,分析不同程度的防疫社交限制,如何影響癌症病人接受外科手術的機會及時間。團隊發現封城的影響深遠,15%癌症病人指他們因疫情衍生的各種原因,沒有如期接受手術,由確診起計平均已跟進5.4個月;已接受手術的病人亦出現手術期延誤的狀況,在全面封城下,有約23.8%病人由確診至接受手術需等候逾12周,相對一般或較寬鬆的防疫限制下,比例增加超過一倍。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有份參與研究的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指,即使香港在疫情高峰期的診斷服務及手術室使用僅受輕微影響,癌症患者仍屬優處理組別;但部分患者因害怕於疫情期間進出醫院,而有延遲診斷的情況,大部分人都可在最少的延遲下接受治療。雖然香港並無封城,部份非緊急手術仍需延期進行。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外科系教授吳兆文指,外科手術是大部分癌症治療的第一步,防止腫瘤繼續生長或出現轉移的情況。他以大腸癌為例,指早期可以單用手術將癌細胞切除,愈早進行手術愈理想,延誤可能會對患者造成長遠負面影響。

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亦有份參與是次研究。中大醫學院網頁圖

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亦有份參與是次研究。中大醫學院網頁圖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二葉香織就指,為減低新冠病毒傳播風險,現時進行手術需遵從更嚴格的防疫規則及手術室配置,每日可進行的手術數目亦有限制。她表示,要平衡緊急及非緊急手術的容量,是疫情以來最大的醫療挑戰之一。

COVIDSurg Collaborative表示,面對疫情或其他流行病等公共衞生危機時,各國醫療組織及機構須建立穩健的醫療系統及設備,確保非緊急手術可不受干擾,並持續、如期進行。

往下看更多文章

珠海2歲童街市摸魚感染致死率最高「創傷弧菌」右腿恐截肢!

2024年04月25日 14:20 最後更新:15:52

珠海一2歲男童因摸了街市的魚竟感染了致死率最高的「創傷弧菌」,右腿有可能需要被截肢!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2歲男童街市摸魚感染「創傷弧菌」

據《極目新聞》報導,廣東珠海一名2歲男童日前陪著嫲嫲去街市買菜,在路過魚檔時好奇摸了摸攤位上擺放的魚,沒想到竟釀成大禍!回家不久,男童就因反復發燒,而且右腳腫脹被帶往醫院,豈料經檢查經感染了致死率最高的「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醫生解釋,這是一種棲息於海洋中的細菌,易在傷口上繁殖引發潰爛,甚至導致組織壞死。

孩子的右腳有可能要截肢。影片截圖

孩子的右腳有可能要截肢。影片截圖

男童在ICU住了5天

隨後,男童在重症監護病房連續住了5天情況仍十分危急。父親諶先生表示,住了ICU 5天就花了8萬人民幣,現在仍需住在ICU,右腳有可能需要截肢,醫院還在盡力去保,「沒看好孩子好內疚」。

創傷弧菌是致死率最高的致病弧菌之一

據了解,創傷弧菌是被外界認為致死率最高的致病弧菌之一,分布在水溫較高的各河海交界水域,還常寄生於貝殼類等海洋生物上,。它具有嗜鹽性,因此不能使用生理鹽水或將鹽撒到傷口上,以免加重感染。若食用了感染的海鮮,還會有患上腸胃炎的風險。

孩子的右腳有可能要截肢。影片截圖

孩子的右腳有可能要截肢。影片截圖

創傷弧菌的毒性較強,潛伏期約為24小時,約5至7成患者在一兩天內會出現局部皮膚腫脹,傷口周圍或感染肢體末端的皮膚呈黑紫色,出現水皰等,還會伴隨著發燒、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因此若到海邊玩水、進食海鮮,或被海中尖銳的石頭刺傷後,出現皮膚紅腫或噁心嘔吐等症狀,要及時就醫。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