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未來能源 —「氫」實力

博客文章

未來能源 —「氫」實力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未來能源 —「氫」實力

2021年10月18日 09:04

東京奧運對香港人而言是興奮,對關注新能源的人來說也是眼前一亮。代表着奧運精神的聖火,一改近百年來以丙烷作主要燃料的傳統,今屆首度使用綠色能源「氫」作燃料。不僅如此,選手村的供熱系統、來往各場館的接駁巴士均採用了氫能,全面展示了日本發展「氫能社會」的決心。

地球「發燒」,溫度越來越高,紓緩行動逼在眉睫。世界各國要追趕「碳中和」目標,除了節約能源外,開發更多可再生能源,遂步取代化石燃料亦是大勢所趨。近年多國政府和大型企業將目光投向氫能,令之一躍成為綠色能源界的新寵,不僅日本,中、英、德、澳等國也投放大量資源於氫能的研發,期望搶佔先機。

以往,我們最常在航天科技中聽到氫能。氫的能量密度高,相同重量的氫所產生的熱能大約是汽油的3倍、焦碳的4.5倍,是理想的燃料。氫大量存在於自然界,水中含有大量的氫。理論上可以從水中電解出氫氣,但現時的技術需要大量電力,不符合成本效益,所以目前大部分的氫氣都是從煤炭或天然氣中分離出來,無論原料還是生產過程都產生碳排放,從減排角度而言並不可取。

隨著我們對潔净能源的需求越發迫切,大家看到氫能作為可再生能源載體的巨大潛力。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需要「靠天吃飯」,產量難免不穩定,若能在日照、風力充足的時間生產電力,再以某種形式儲存起來,待有需要時運用,就能更大程度上滿足能源需求。氫能正正就是一個好選擇,業界期望突破電解水技術,以可再生能源製造出更多「綠氫」,並改良儲氣技術,令之能更方便、安全地儲存、運輸。在德國,有科學家研發了新型儲氫技術,以膏狀運載氫能,比傳統電池密度高十倍,可直接應用於車輛、電子裝置以及房屋設備,可謂氫能普及化的佳音。

2018年「呂志和獎―持續發展獎」獲獎者、全球可再生能源運動的始祖漢斯‧約瑟夫‧費爾(Hans-Josef Fell)亦為「綠氫」投下信心一票,預言「綠氫」將會在人類社會由化石燃料過渡至100%可再生能源中發揮重要作用。

費爾關注、推廣可再生能源多年,認為「綠氫」可作為太陽能、風能等天然可再生能源載體,提升供應穩定性。

費爾關注、推廣可再生能源多年,認為「綠氫」可作為太陽能、風能等天然可再生能源載體,提升供應穩定性。

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以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等取代燃煤發電,香港的電力公司亦正密切留意海外氫能工程的測試情況,研究仿效的可能性。不過就直言未來10年在本港落實的機會微,最快到2030年尾及2040年代才有望使用。

秋涼秋涼,以往常聽人說,過了中秋天氣就會變得清涼,但如今往往十月還是酷熱難耐。在剛過去的九月,香港破紀錄錄得九晚熱夜。鄰近的泰國卻因暴雨成災,多處地方被淹浸,民眾要緊急逃生。氣候變化不是冰冷的統計數字和教科書的課題,而是切實影響我們生存的問題!各國政府都在積極部署以尋找足夠的未來能源,支撐國家的長遠發展,「氫」實力或許將成為關鍵之一。

作者:呂志和獎助理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