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疾病相關內容的商代卜辭龜甲,2000多年前的經穴人體模型,陝西何家村窖藏的唐代墨書銀藥盒……在成都博物館「發現中醫之美——中國傳統醫藥文物特展」現場,來自全國15個省市、30餘家單位的300餘件(套)文物展品,講述著中醫藥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讓人大開眼界。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它根植於中華文明土壤,在數千年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並不斷發展,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成都博物館館長任舸說,此次展覽是在國家、省、市各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由成都博物館聯合國內數十家相關單位群策群力推出,通過對文物的專業解讀,系統呈現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展覽序廳概述了中醫藥的起源與發展。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醫藥創造和積累。廣義的「中醫藥」除了漢族傳統醫藥外,還包括藏族醫藥、蒙古族醫藥、維吾爾族醫藥、滿族醫藥、彝族醫藥、傣族醫藥等眾多民族醫藥。

在序廳里,可以看到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經穴髹漆人像。這是目前國內所見最早、最完整的經穴人體模型,反映了約2200年前中國醫學的發展水平。一塊紅底黑字的西夏文藥方紙片,出土於甘肅武威,是中國境內僅有的兩件西夏文醫藥文獻之一。紙片上現存治療傷寒和寒氣病的藥方3首,每首以「〇」隔開,分別為湯藥、丸藥和單方葯。

展覽分為「天人合一:對生命與疾病的認知」「仁心仁術: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症下藥:本草與方劑」「手到病除:針灸等非藥物療法」「防患未然:疫病的防治」5個單元。展出文物類別多樣,文獻載體包括甲骨、竹簡、帛書、捲紙、線裝書等,實物包括金、銀、銅、鐵、陶、瓷、玉、紡織品等。

第一單元展出的《陰陽五行》縑帛,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此書是一部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的數術文獻,為西漢呂后時期(公元前187-前180年)抄本,復原後全長約100厘米,寬約50厘米。展覽策展人、成都博物館民俗文物部負責人杜康介紹,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人樸素的辯證唯物思想,中醫借用陰陽五行概念來闡釋人的生命現象、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疾病診斷與治療等,形成了以藏象、經絡、精氣神為核心的整體生命觀。

天回醫學竹簡是西漢早期重要的醫學文獻。2012年,成都市天回鎮老官山三號漢墓南北底室發現了大量醫簡,這是迄今為止一次性出土醫學竹簡最多的考古發現。研究者認為,這批醫簡與墓中同出的經穴漆人一起反映了扁鵲、倉公的「經脈醫學」體系。

中醫理論運用到臨床實踐,就是醫生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根據治療的對象或部位不同,中醫很早就出現了內、外、婦、兒、五官、骨傷等醫學分科,並逐漸形成各具特色的醫學流派。展覽中有不少醫藥器具,反映了中醫臨床診治的過程。

脈枕是中醫大夫診脈時放在病人腕下起襯墊作用的器具。來自寧波博物院的青釉絞胎伏獸瓷脈枕,面呈橢圓形,中間嵌以絞胎,為褐色靈芝紋,下部以伏獸為座。此枕造型別緻,釉面晶瑩滋潤,是唐代越窯瓷器中的珍品。

在一套中醫手術器具前,許多參觀者細細端詳、拍照。這套器具出土於江蘇江陰夏顴墓,包括平刃式鐵刀、柳葉式鐵刀、骨棒針、鐵剪、銅鑷和瓷熏罐等10餘件。墓主人夏顴是明代早期著名儒醫,後人稱頌其「學博行善,施醫惠貧,以針濟人」。這套醫療器具反映了當時中醫外科手術和外治法發展水平。

從古至今,中醫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明代吳有性著、日本荻元凱校正的《溫疫論》是中醫藥文化對外傳播的物證。《溫疫論》成書於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在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就傳播到日本並出現刊本。此次展出的《溫疫論》為日本明和己丑(1769年)皇都書肆尚書堂、尚德堂刻本。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是中國最早論述中西醫匯通的著作,由清代唐宗海編撰。他在書中指出,西醫長於「形跡」,中醫長於「氣化」,中西醫各有短長,主張「損益乎古今」「參酌乎中外」,並試圖用西醫解剖、生理等知識印證中醫理論。展覽中的《中西匯通醫書五種》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上海千頃堂書局石印本,該叢書一函共12冊,其中包括醫書5種。

為配合此次展覽,成都博物館還開展網路平台互動問答活動,並舉辦清宮醫藥、考古出土醫簡、養生文化等主題講座,深入淺出地科普中醫藥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