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新加坡「與病毒共存」2個月激增9萬病例 對中國的啟示

博客文章

新加坡「與病毒共存」2個月激增9萬病例 對中國的啟示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新加坡「與病毒共存」2個月激增9萬病例 對中國的啟示

2021年10月21日 12:42 最後更新:12:44

新加坡8月開啟「與病毒共存」路線,近期疫情一再惡化,兩個月內確診病例激增近9萬例,連續5天單日新增突破3000例,10月19日更是達到3994例,再度刷新疫情以來的單日最高紀錄;目前全國累計15萬4725人確診,246人病故。

對於人口只有550萬的新加坡來說,這些數字是很驚人的。並且和去年4月那波疫情幾乎只在外籍移工中傳播不同,本輪疫情多數都是本土社區病例。

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指出,新加坡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在進行一場「實驗」,「新加坡疫苗接種率達到83%了,他們就把新冠當成大號的感冒,要和它共存。」不過李玲認為,新加坡「實驗」到今天,效果並不理想。從8月至今,2個多月,確診數激增;雖然重症、死亡率不高,但絕對數高,死亡人數也隨之上升,且近期還出現了23歲年輕人因新冠並發症死亡的案例。

新加坡兩個月內確診病例激增近9萬例。

新加坡兩個月內確診病例激增近9萬例。

新加坡一直以來有效遏制疫情,堪稱成功抗疫的典範;而近85%的疫苗接種率也為新加坡政府選擇「與病毒共存」增添了底氣。於是8月10日新加坡開始放寬防疫措施,雖預期鬆綁措施後確診人數會增加,但增加速度比預期還快,8月底疫情就迅速反彈,嚴峻的疫情下,新加坡政府再次宣布收緊防疫措施:9月27日起,包括社交聚會和餐館堂食人數由5人調整為2人,為期一個月。同時,12歲以下學生居家上課至10月10日。此外,自10月1日起,衛生部將公布較多確診病患到過的地點地圖,民眾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回避。對此,有評論將其戲稱為「仰臥起坐」式抗疫。

自加強防疫措施以來,新加坡確診病例增加速度有所趨緩,但每天新增確診人數仍高達2000多至3000多人。新加坡抗疫官員10月20日表示,原本為期一個月的加強防疫措施將延長一個月至11月下旬。

新加坡近期確診病例的激增和政府不斷變化的政策,加劇了部分民眾的恐慌和輿論的質疑。9月底,有新加坡民眾在請願網站發起聯署,要求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辭職,「不要試圖復製西方世界,我們和他們不一樣。我們是一個人口稠密的小國,嚴重依賴勞動力,如果每個人都病了……一切都將崩潰。不要試圖說服我們它(新冠)就像流感一樣。」截至目前,這封信獲得逾9000人聯署。

李顯龍就新冠肺炎疫情發表全國講話。

李顯龍就新冠肺炎疫情發表全國講話。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0月9日就疫情發表全國講話,再次強調新加坡必須改變曾經的「清零」策略,邁向與新冠病毒共存。

李顯龍說:「即便我國讓所有人都完成疫苗接種,我們也不可能通過封鎖和實施安全管理措施抵御這個變種病毒……新加坡不可能無限期封鎖和關閉邊境,這將付出高昂的代價,每一次收緊防疫措施,企業運作就會受到更大的衝擊。」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新加坡GDP同比下跌5.4%,這個數字雖然好於官方預期的萎縮6%-6.5%,但仍是新加坡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進入2021年,新加坡經濟表現有所起色,上半年經濟增長7.7%。不過,要實現「清零」目標,勢必要重啟病毒阻斷措施,並且嚴格管控邊境。對此王乙康8月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加坡作為一個彈丸小國和全球樞紐,必須跟世界保持聯繫,徹底關閉邊境將嚴重影響人民生計。

新加坡知名購物街烏節路上的民眾。

新加坡知名購物街烏節路上的民眾。

新加坡已於9月8日起,通過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計劃,允許德國和文萊的旅客,只要完成疫苗接種,入境新加坡後就不必進行居家隔離,只需以更頻繁的檢測代替隔離。10月9日,新加坡又宣布,自10月19日起,增加美、英、法等8國已接種疫苗旅客入境免隔離;11月15日,韓國也將加入名單。

但由於新加坡疫情嚴峻,美國疾控中心本週將新加坡旅遊風險由第三級提高至第四級,呼籲民眾避免前往。

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國家,新加坡無法承受長期的封鎖,勢必要在經濟和疫情的風險中作出艱難選擇。另一方面,這其中也能反映出那些一開始積極抗疫的國家,一旦選擇「與病毒共存」後將面臨的挑戰。

那麼,新加坡所經歷的,能否給中國帶來一些借鑒?

在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看來,新加坡近期的每日新增病例說明德爾塔病毒傳染性非常強,「大家想一想,我們可是14億人口,一旦傳開,就不是日增3000的事兒了。」

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

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

李玲認為,中國是否開放國門取決於疫情演變和國外疫情是否平息,「我們這張維護14億人健康的保護網織起來很不容易,全世界只有中國人擁有這種最牢最嚴密的保護,我們不能把保護網輕易放開。」

此外,她認為在雙循環格局下,中國經濟穩定恢復,目前「開放國門」的迫切性沒有新加坡等國那麼大,應該以人民健康為優先。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日前也強調,何時打開國門恢復國際交往,是個需要綜合考慮的問題,「我們先看看那些打開國門的國家,他們這麼做到底會帶來什麼,他們具體的操作又是什麼……我覺得我們中國的免疫屏障還不牢靠。我們的防控策略如果要調整,基礎還要打得牢靠一點。」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成立 為何要全新打造一支戰略性兵種?

2024年04月23日 18:32 最後更新:18:41

隨著全球戰爭形態的演變,信息支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近日成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這是一支『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為信息支援部隊的性質和意義定調。

4月19日,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央視畫面截圖

4月19日,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央視畫面截圖

目前的解放軍兵種劃分為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軍種,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等兵種,構成了解放軍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更加完善。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軍旗授予信息支援部隊司令員畢毅、政治委員李偉。新華社圖片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軍旗授予信息支援部隊司令員畢毅、政治委員李偉。新華社圖片

從近年來各國戰例來看,現代化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系統與系統的較量。誰掌握了信息優勢,誰就掌握了戰爭主動權。

解放軍在近年來進行過數輪調整,如今在新組建信息支援部隊的同時,撤銷原有的戰略支援部隊番號,相應調整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領導管理關係。從中,戰略支援部隊成立於2015年12月31日。從那時到信息支援部隊成立之至日,戰略支援部隊在解放軍編制序列裏一共存在了8年多時間。

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

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

為什麽僅僅8年光陰,一支成立不久的軍種,亦即戰略支援部隊就走入歷史?

此次信息支援部隊成立之前,有媒體評論解放軍的軍兵種為「5+1」格局,也就是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1支軍委直屬部隊為聯勤保障部隊。

此次信息支援部隊成立之後,則改為「4+4」,也就是4支軍種陸軍、海軍、空軍和火箭軍,4個兵種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

道理很簡單,8年時光雖然不長,各種變化却已很多。無論是國際國內形勢,還是科技發展水平,映照在人民軍隊的建設上,這就又到了新一輪變革的時間了。

科技領域本有一個摩爾定律。其核心內容為: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在大約每經過18個月到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換言之,處理器的性能大約每兩年翻一倍,同時價格下降為之前的一半。

越是成立時間較短的兵種部隊,其越是與高科技領域接近。也正因此,它變革的速度很可能就越快。

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國防部網站

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國防部網站

4月19日晚上,國防部舉行專題記者會,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曾說,調整組建信息支援部隊,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從强軍事業全域出發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構建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對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吳謙還說,信息支援部隊是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是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的關鍵支撑,在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和打贏現代戰爭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

從社會層面來看,統籌網絡信息建設運用,已是當務之急。畢竟,網絡信息技術成為時代發展的「最大變量」。在軍中,要看到網絡信息建設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增量。

更該看到的是,在軍事鬥爭層面,網絡信息體系的統籌建設更不可或缺。

「新民周刊」評論文章認為,自古以來,决定戰爭勝負的一大重要因素,即為誰掌握的信息、情報等等更全面。唯有在掌握更多、更全面信息的情况下,才更有利於决策者、指揮員作出比對手更快的正確决斷。

如今,電子信息領域作為現代戰爭的重要支撑,已經成為决定勝負的關鍵因素。在這場激烈的科技角逐之中,同樣,誰掌握了電子信息等相關領域的高科技,誰就能在未來的戰場上占得先機。

未來,諸如電子信息、通信工程、集成電路、網絡安全、人工智能與自動化、計算機、遙感測繪等信息學科,其戰略需求將有所擴大。

單以信息支援部隊目前所要做到的事來看,主要有:

要有力支撑作戰,堅持信息主導、聯合制勝,暢通信息鏈路,融合信息資源,加强信息防護,深度融入全軍聯合作戰體系,精准高效實施信息支援,服務保障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

要加快創新發展,堅持作戰需求根本牽引,加强體系統籌,推進共建共享,强化科技創新,建設符合現代戰爭要求、具有我軍特色的網絡信息體系,高質量推動體系作戰能力加速提升。

要夯實部隊基礎,落實全面從嚴治軍要求,嚴格教育管理,保持正規秩序,激發動力活力,全面鍛造過硬基層,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奮力開創部隊建設新局面,堅决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

圖:4月上旬,陸軍某團組織遠程機動訓練。國防部網站

另一方面,也要看未來解放軍的軍兵種是否還將調整?

吳謙的話說得很明了:「隨著形勢任務的發展,我們將不斷完善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也就是說,當下的調整讓信息支援部隊應運而生。而未來,當意識到更新的新質戰鬥力之所在的時候,變革自然也會在適當時候來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