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維京人千年前踏足北美 太陽風暴定年技術證遺址建於1021年

大視野

維京人千年前踏足北美 太陽風暴定年技術證遺址建於1021年
大視野

大視野

維京人千年前踏足北美 太陽風暴定年技術證遺址建於1021年

2021年10月21日 23:09 最後更新:10月22日 06:31

11世紀維京人居住遺址蘭塞奧茲牧草地是歐洲人首度現身北美的證據,但此前一直未能知道遺址的建立時間。如今科學家以定年新技術確定,維京人於1021年建立上述據點,惟未知他們於北美定居了多久。

https://youtu.be/40OvOlTtS3s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蘭塞奧茲牧草地(L Anse aux Meadows)位於加拿大紐芬蘭島北端。科學家今日指出,利用以太陽風暴事件作為基準點的技術,對遺址取出的3塊木材進行定年,顯示維京人於1021年建立蘭塞奧茲牧草地定居點,無疑為最早抵達北美大陸的歐洲人。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地球科學專家將上述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期刊。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維京人是來自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地區的航海者,相當於如今的挪威、瑞典和丹麥等地區。維京人擅於造船及航海,穿越歐洲時,不時殖民、掠奪或貿易,曾於冰島和格陵蘭建立定居點。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研究團隊專家指出:「我認為,正確地說,這次航行是發掘之旅,也是為了尋找原料新來源……許多考古學家認為,維京人尋找新領土的主要動機,是為發現新的木材來源。普遍認為,維京人是從格陵蘭島出發渡海,而當地適合建築的木材不多」。

據傳統定義,維京時代是從公元793年至1066年,而蘭塞奧茲牧草地遺址則於1960年被發現,惟未知維京人定居於此地的時間有多長,專家估計可能為10年或者更短。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迄今楚國規模最高等級墓葬!直徑88釐米「最大楚鼎」將現世

2024年04月17日 14:20 最後更新:15:17

國家文物局近日公布武王墩墓考古新發現,為目前考古發掘的楚國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墓葬,墓室中南端放置的大鼎直徑88釐米。

楚國規模最高等級墓葬  墓主或是楚國考烈王

中國國家文物局16日在安徽淮南發布了關於「考古中國」重要項目的最新進展,揭示了武王墩墓的考古新發現。據了解,武王墩墓的規模超過了楚國貴族墓葬,屬於一級王族大墓,推測墓主可能是楚國的考烈王。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墓園佔地超150萬平方米  主墓是「甲」字形竪穴土坑墓

根據央視的報導,在考古調查和勘探確認的情況下,武王墩墓目前保存有主墓(一號墓)、墓園、車馬坑、陪葬墓和祭祀坑等重要遺跡,整個墓園佔地超過150萬平方米。從2020年至今,考古工作者主要對主墓(一號墓)進行了發掘,確認主墓(一號墓)是一個大型的「甲」字形竪穴土坑墓。墓坑近乎正方形,邊長約50米,墓坑的東側有一條長約42米的斜坡墓道。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考古人員發現,武王墩墓的主墓坑中央設有一個「亞」字形的槨室,周圍有8個側室,槨室中間設有棺室,由長條形木構架組成,頂部覆蓋著多層蓋板。此外,槨室的蓋板上發現了墨書文字,目前已經發現和採集了100多句、近千字的文字,標示了蓋板的位置和各側室的功能。

直徑88釐米「最大楚鼎」將現世

墓葬中已經提取出超過千件的編號文物,包括青銅禮器、生活用具、漆木器、樂器和俑等珍貴文物。其中,漆木器的數量和種類非常多,還需要考古人員進行分類和鑑定。墓室中南端放置的大鼎的粗測口徑超過了88釐米,比現存最大的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鑄客大鼎)還要巨大。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根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41年,戰國末期,楚國國君考烈王將都城遷至現今的安徽壽縣。在此期間,楚國經歷了考烈王、幽王、哀王和負芻四代君王的統治,直到被秦國滅亡。

武王墩墓遭盜掘後追回77件文物

武王墩墓在遭到盜掘後曾經追回了77件文物,其中包括一套「漆木虎座鳥架鼓」、一套「阜平君銘文銅虎座」和一套「銘文編磬」等一級文物,還有兩套二級文物,其中一套有9件,另一套則有14件。從追回的文物等級和數量可以看出,該墓的規格遠遠超過一般的楚國貴族墓葬。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