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九四一年侵略香港的香港戰役(又稱香港保衞戰),相關研究多是文字為主,難以簡單而全面地解說,浸會大學團隊花約兩年,利用日軍與英軍的攻防計畫等檔案資料,製成「實時」顯示參戰部隊行軍路線、交戰位置等電子互動地圖,並介紹戰爭中的人物故事、遺迹等。團隊將為中學歷史及中史科教師,製作簡化版地圖及教材,預計明年初推出。
  電子互動地圖由浸大「一九四一年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計畫」團隊,按一九三九年、四一年及四五年的香港地貌,以一比二萬的比例製作,並參考交戰雙方的歷史檔案,包括英國國家檔案局的駐港英軍防衞計畫,日本防衞省防衞研究所的「防禦陣地報告」、作戰計畫,以及參與日軍戰後所著的《聯隊史》等數千頁資料,把十八日戰役分成五十一個時間點,在地圖上顯示雙方步兵、炮兵位置及行軍路線,用家只需調校時間線,便可「實時」追蹤戰役變化,對多條戰線上的敵方推進與守方崩潰,一目了然。
  率領團隊的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指,利用文字講述戰爭,難以清楚說明各部隊的前進路線,尤其出現多條戰線時,讀者較難釐清各戰線間的關係。雖然互動地圖大幅便利理解戰事推演,但未提及新界地區的戰情,「因為日本皇軍未就新界發生的戰事留下正式記錄,而英方的防衞計畫集中港島及九龍。」
  地圖亦顯示包括炮台、機關槍堡、指揮所、醫療設施等,約四百五十個軍事建築及相關圖片,鄺智文指,團隊在日本舊書店購得日軍製作的「無名相簿」,其中包括在港參戰時所攝舊照片,清楚記錄當時日軍的裝備,以及戰後遭英軍炸毀的機關槍堡全貌;部分圖片則是團隊成員親自拍攝,包括位於麥理浩徑的機關槍堡遺迹,「希望藉此讓港人知道,戰爭遺迹近在眼前,該段歷史並不遙遠;希望整合各處遺迹後,有助政府進行保育。」
  地圖也記錄了經歷者的故事,包括作家張愛玲、學者陳君葆、陣亡守軍將領羅遜等,共八十名不同族群、背景、地位的人物故事,也包括傳聞在戰役期間,為守軍找尋傷兵、為士兵包紮傷口,甚至帶食物照顧安慰戰俘,被稱為「灣仔天使」,卻無證據及記錄的性工作者。地圖亦標註屠殺平民、俘虜等戰爭罪行的發生地;日後亦加入更多戰爭經歷者的內容,包括可考究的日軍與市民衝突地點,如中環街市,並計畫製作立體地圖,讓市民與團隊合作找尋更多戰史內容,釐清史實。
  整個研究項目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一百五十七萬元,鄺智文指,團隊正簡化互動地圖,行軍路向更簡潔明瞭,亦會設計相應教材,方便中學歷史科及中史科教師日常教學,預計明年上半年推出,「地圖提供的資料豐富,教師可按需要選用,相信有助教師節省備課時間,亦可用作課題引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