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小故宮」、北京藝術博物館所在地萬壽寺正在經歷120餘年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整體保護修繕工程。最近,這裏迎來首批50餘名觀摩體驗者。他們不僅可以探訪萬壽寺建築群修繕工地,而且還能親自上手體驗修繕古法。

  參觀

  院長領隊當起講解員

初秋早晨,萬壽寺院內,少了幾分往日的寧靜,多了些相聚閑談的笑語。淅淅瀝瀝的小雨並沒有沖淡大家的參觀熱情,張先生帶著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來了。他告訴記者:「我們家就住附近,這幾年看著萬壽寺變得更加規整,周邊環境變得更加漂亮,每次路過都想進來一探究竟。看到藝術博物館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招募觀眾的消息,我第一時間報了名。」

「萬壽寺始建於明萬曆五年,即公元1577年,選址在長河北岸、廣源閘西側,經清代皇室多次擴建,成為皇家祝壽場所。」從天王殿到大雄寶殿,再到萬壽閣、大禪堂……一路上,藝術博物館館長王丹給觀眾們當起了講解員,將這座皇家寺廟的故事娓娓道來,觀眾們三五成群,漫步於庭院之中。

哪些皇家名人在這裏住過?當年的建築還有哪些留存到現在?修繕都修了哪兒……觀眾們一邊參觀,一邊好奇地拋出一個個問題,王丹一一予以解答。

「清末光緒時,慈禧太后乘船往返紫禁城與頤和園之間,至廣源閘換船,常到萬壽寺禮佛,在西路行宮中休憩。」王丹說,萬壽寺於清代康熙至光緒年間共經歷過四次大規模重修與擴建,現存的萬壽寺是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築,建築格局分為中、東、西三路,佔地面積34000平方米,共遺存建築106座、353間。目前進行的是萬壽寺建寺以來的第五次大型修繕,於2018年3月15日全面啟動,修繕總建築面積10689平方米,是繼1893年慈禧皇太后六旬慶典修繕之後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整體保護修繕工程。“目前,第一期修繕中路和西路古建築基本修繕竣工,恢復原貌,第二期正在修繕東路現存10座古建築。”

  花絮 觀眾「發現」明代丹陛石

萬壽閣前,一方長約2米、寬約1.7米的精美石刻吸引大家駐足觀看:石刻上,層層藤蔓中,十朵纏枝蓮花蜿蜒而出,呈六邊形均勻分佈,仔細看,每朵蓮花的中心還雕刻著如意、銀錠、珊瑚枝等不同的寶物,紋飾清晰,工藝精湛。

「這塊石刻原來就放在這兒嗎?」有觀眾問道。

「這個問題問得好。這是此次修繕中,我們收穫的一個大驚喜。」王丹笑著解釋,工作人員是在挖消防管道時,在萬壽閣正南偏東,地下1.2米深的地方發現了這方石刻。經專家鑒定,該石刻為典型的明代中晚期石雕,推測為當年萬壽閣前台階中間嵌置的丹陛石。“據資料記載,萬壽閣曾於民國年間毀於大火,如今的建築是本世紀初在原址復建的仿古建築。萬壽寺雖始建於明代,但寺院內建築大多為清代所復建。作為這座皇家寺院為數不多的明代遺存,這方丹陛石尤顯珍貴。”她講解道。

  演示

  地仗工藝全套工序13步

走進正在修繕的萬壽寺東路方丈院,古建修繕人員們已經擺好各種工具,詳細演示各種修繕技藝,讓完全不懂行的觀眾摸清門道兒。

一根呈現從原木基層到刷上紅色漆面的「解剖結構」的柱子,向觀眾們展示了傳統建築地仗工藝“一麻五灰”中的講究。修繕人員解釋,所謂地仗,就是用於木構件外層的保護性措施,在木質結構上覆蓋一種襯底,位於基層和油漆膜之間,用以防腐防潮。“一麻五灰”顧名思義就是地仗有一層麻和五層灰,全套工序需要至少13步:砍活、撕縫、下竹釘、支漿、捉縫灰、通灰、使麻、磨麻、壓麻灰、中灰、細灰、磨細灰和鑽生油。

方丈院南側的法堂院南房由於房基低於殿後的地面,受到雨水倒灌的腐蝕,木結構受損嚴重,在修復這一建築的8根柱子時,用到了另一項傳統工藝——墩接工藝,即截去柱子糟朽部分,用與原柱材質規格相同的木材,做出榫卯結構,與原柱上半部分進行拼接。「我們會參考歷史相關記載、結合工程方案,在保證結構安全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構件的使用。」修繕人員說。

  修繕

  最大可能保留

  歷史信息

本次修繕,正在使東路建築群漸漸重煥「新生」,整個修繕過程做到最小干預,盡最大可能保留原有建築歷史信息,保護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體驗

  上手甩麻製作「麻揪」

方丈院牆外,幾位修繕人員正在演示「釘麻揪」工藝操作。據介紹,「釘麻揪」主要用於古建築牆體的施工,要把制好的麻揪以梅花狀相互錯開釘入牆面磚縫內,在抹灰過程中將麻分成圓形摻在灰中,以提高抹灰層韌度和連接性能,避免牆灰脫落空鼓,起到固定牆體的作用。

展示現場,不少觀眾親自上手體驗了一把麻揪製作過程。「首先咱們要把原始的苘麻(qǐng má)梳順,把容易斷裂的麻秸和細碎的麻毛全部梳下去,才能捆成既鬆散又搭接有力的麻揪。」在修繕人員的指導下,觀眾們手持一捆麻,有節奏地將麻“甩”到一塊排列著鐵釘的木板上,反覆多次將麻梳鬆散,再將麻纏繞竹釘製成麻揪。看似簡單的過程,實則需要製作者的耐心和細心,一位熟練的修繕人員一天大約能製作100個左右的麻揪。

  感受

  古法背後

  凝結匠心智慧

一名觀眾對記者說:「參觀體驗之餘,更深刻地認識了中國傳統古建複雜而精巧的工藝,感受古建修繕古法背後所凝結的匠心智慧。」

  計劃

  明年有望重新開放

「萬壽寺修繕工地對外開放是一次有益的大膽嘗試。」王丹說,本次萬壽寺修繕工程總體進展順利,不僅使萬壽寺恢復了皇家寺宇的歷史面貌,也擴大了北京藝術博物館展陳開放面積。今後,藝術博物館將繼續推動萬壽寺後續修繕保護工程,同時拓寬形式和渠道,在文物遺存的監測保護、石質文物的修復保護、油飾彩畫及佛像修復保護等方面,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組織觀摩和現場體驗等多種形式,吸引更多公眾參與,弘揚古建築文化,宣傳文物保護原則和理念。

隨著修繕工程逐漸進入尾聲,博物館有望在明年重新開放。「恢復開放後,古建築不僅要亮出來,更要合理用起來。」王丹說,博物館未來的規劃已經有了“雛形”,比如在萬壽閣佈展福壽文化主題展覽;書畫展廳開館首展皇室書畫,以後計劃每三個月更新一次展陳;引入木工坊、女紅坊等,觀眾可以動手體驗一些非遺項目。

  規劃

  融入南長河下游景觀

市文物局表示,萬壽寺是大運河文化帶北京段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皇家寺院,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名副其實的「關鍵節點」。未來,這裏將融入南長河下游景觀,建設水岸呼應的大運河古都文化集中展示帶,重現乾隆時期“水上御道”歷史風貌。依託萬壽寺,藝術博物館將講好萬壽寺修繕背後的文物保護故事,提升文物保護利用能力,讓文物“發光”“發聲”,真正“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