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特朗普向科技暴政宣戰?

博客文章

特朗普向科技暴政宣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特朗普向科技暴政宣戰?

2021年10月22日 19:59 最後更新:20:18

特朗普宣佈推出一個新社交媒體平台,聲言是為了「對抗大科技公司的暴政」,意外地在他出手「除暴安良」之前,美國股市受到一番刺激。

特朗普回來了!(AP圖片)

特朗普回來了!(AP圖片)

特朗普在任美國總統時期,與幾家龍頭互聯網公司、社交媒體鬧不和,今年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遇襲事件之後,特朗普直接被社交媒體平台限制。現在,他宣佈創辦新平台大計,先來吐一口怨氣︰「我們生活在一個塔利班在推特(Twitter)上有很大影響力的世界,但你們最喜歡的美國總統卻被噤聲了。」

消息指,特朗普的科技公司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TMTG),將自行創立社交程式TRUTH Social,再通過一間「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Digital World Acquisition Corp.(DWAC)在納斯達克上市。TRUTH Social試用版預定在11月上線,明年第一季推出正式版本,消息刺激DWAC股價一度急升400%,反觀特朗普的對頭公司股價分別有不同的下挫。特朗普先聲奪人,看來好戲在後頭。

特朗普究竟有多冤屈?BBC今天報導︰「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敗選後,2021年1月6日他的支持者衝擊了美國國會,包括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巨頭採取措施,禁止特朗普用它們的平台發佈信息。其他科技巨頭公司Google、蘋果和亞馬遜(Amazon)則下架了特朗普支持者廣泛使用的應用程式Parler,停止為Parler提供相關網絡服務。」事緣許多特朗普支持者因為Twitter種種限制而轉為使用Parler,亞馬遜決定撤銷向Parler提供雲計算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原因是Parler有太多「煽動對立和暴力傾向的內容」。Facebook則要移除關於美國總統大選舞弊的內容。針對特朗普陣營,Twitter亦宣佈封鎖逾7萬帳號。

特朗普長期與主流社交媒體鬥爭,社交媒體不因他是美國總統而退縮,常以其發言「具侮辱性、煽動性或散佈錯誤的信息」而作出限制,「其中最引發爭議的包括他稱新冠病毒『還沒有流感致命』、美國總統大選中有『舞弊』以及衝擊美國國會的支持者是『愛國人士』。」特朗普也曾想過另起爐灶,推出網站From the Desk of Donald J Trump。不過這個網站只吸引很少的用戶,在運營了不到一個月就被關閉了。

特朗普身為國家元首而被社交媒體禁言,引起政治倫理的衝擊,當時,不同執政者都為特朗普發趕,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曾透過發言人表示:「自由表達意見是極為重要的根本權利」,言論自由應該由法律來決定,而不是由私人公司決定。

特朗普支持者今年年初被社交平台禁聲。(AP圖片)

特朗普支持者今年年初被社交平台禁聲。(AP圖片)

與此同時,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歎息道︰「社交媒體現在選擇誰可以出聲音,誰不能出聲音。」俄羅斯反對派代表稱︰「Twitter關閉特朗普賬戶是不能接受的審查行為。」《環球時報》則趁機批評美國雙重標準︰「Twitter刪帖,恰恰說明美西方所謂的言論自由有多麼虛偽。」

2020年9月15日TikTok受到制裁。特朗普下令 TikTok必須決定把業務賣給美國企業,否則撤離。特朗普是否藉口美國國家安全,打壓中國社交媒體的言論自由?他是否過度使用權力干預中國科企的營運呢?答案何止是寫在牆上,簡直是刻在牆上,至今歷歷在目!

如果特朗普憑其創辦的社交媒體崛起,下屆捲土重來重登美國總統之位,你說世界會怎麼樣?我只想到兩個字就是︰暴政。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德關係的辯證法

2024年04月16日 18:45 最後更新:18:54

習近平上午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提到中德關係對世界的意義︰面對強橫的單邊主義,第二、第三大經濟體需要更好合作以惠及全球。

習近平與朔爾茨散步。新華社圖片

習近平與朔爾茨散步。新華社圖片

早前在上海同濟大學,朔爾茨發表演說——歐洲市場應該對中國汽車開放,但前提是中國與歐洲「公平競爭」——引起內地輿論的爭議。朔爾茨主張歐洲市場對中國汽車應開放且公平,這就是「不傾銷,不生產過剩,不侵權」。侵權,不知從何說起,再者,「生產過剩」之說,是否反映德國太受美國影響呢?。

德國的憂慮也不是空穴來風。今年2月比亞迪第一艘自有汽車運輸船「探索者1號」首航停靠德國不來梅港,德媒《世界報》稱︰「從技術上講,比亞迪電動車至少與大多數德國車型號相當,但就價格而言,它們要便宜得多。這是向德國核心產業發起進攻的先兆。 僅比亞迪一家就計畫在未來幾年內再投入7艘汽車運輸船,將車輛從亞洲運送到歐洲。」

習近平今次與朔爾茨會面言明︰「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風險』,而是雙方關係穩定的保障、開創未來的機遇。」德國應該深明大義,事關「中國出口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作出巨大貢獻」。

有些德國專家看中國帶有偏見,源於中德制度與文化不同。《德國之聲》訪問中國歐盟商會會長伍特克(Jörg Wuttke)歸納中國產能超出市場需求,原因是「計劃經濟」,中國國有企業的功能尤其出眾。「這些(國有)企業通常受益於地方扶持計畫,因此除了比亞迪這樣的成功公司外,還有大量小型汽車製造商被認為是所在地區未來的冠軍。在環保技術方面,最近也出現了產能過快增長的情況。」德國專家認為「計劃經濟」不是好東西,割價出口令中國經濟停滯不前,再者,「更多產品若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進入全球市場,貿易緊張局勢必加劇。」一句話︰中國似乎在損人不利己。

計劃經濟=做爛市=「中國經濟衰退」,邏輯很難令人信服。2024年1至2月,中國的汽車產量達到了32%,是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也將會是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沒有之一。

我們不擔心也不關心比亞迪、小米等汽車製造商賣一部車賺幾多或者蝕幾多,作為世界汽車大國衍生無比龐大的產業鏈,將會造就大量新增的中高收入階層。德國、日本、美國過去都是從汽車大國走過來的發達國家。

習近平向舒爾茨強調︰「當前形勢下,為防止衝突螺旋式升級甚至走向失控,各方應共同致力於早日恢復和平。」螺旋上升是黑格爾學說「辯證法」的用詞——事物之間出現了矛盾,矛盾雙方經過反復鬥爭,形成一個周期復一個周期的重覆——中德關係不必經過辯證法的無窮鬥爭打造出來,世界經濟發展更不必要經過這樣的階段。

最後,用黑格爾的名句寄予德國朋友︰「什麼是悲劇?悲劇就是善的衝突」。中國一向與人為善,德國也應如是;如是者,兩善求同存異,合作互利共贏是最好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