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海域現時棲息約六千種海洋生物,浸會大學生物學系團隊新發現一個筒星珊瑚屬的珊瑚,其珊瑚杯為同屬中結構最大及最複雜,被命名為「大杯筒星珊瑚」,是世界已知第八種筒星珊瑚,更是相隔二十一年,在本港海域發現,並獲命名的新珊瑚物種;團隊又發現兩個擁有極佳偽裝的新品種海蛞蝓,認為研究反映本港生物多樣性豐富,建議政府投放資源培養相關人才。
  新發現的「大杯筒星珊瑚」呈鮮艷的橙色,通常由三至十二隻,直徑為八至二十五毫米的珊瑚蟲聚合成一個小群體,由一個自己分泌的石灰質骨骼支撐,主要棲息於十至三十米深的海底,因體內沒有可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共生藻類,故會利用觸手捕捉海水中的浮游動物、小蝦等,以獲取能量和營養。
  研究團隊是在去年夏季,在本港東部水域近打浪排一帶,採集一批珊瑚樣本,用以進行一項以筒星珊瑚為主食的海蛞蝓研究時,發現其中一個珊瑚樣本的珊瑚杯結構更大及更複雜,便對其進行觀察研究,經基因排序後,證實該珊瑚為筒星珊瑚屬的全新品種,亦是相隔二十一年,首次在港發現並命名的新珊瑚物種。
  生物分類常依靠過往文獻及地方普查所歸納的生物形態進行分類,以基因排序作最終確認。團隊成員、負責記錄大杯筒星珊瑚特徵的碩士研究生姚景峰指,此前發現的七種筒星珊瑚的骨骼隔膜(septa)均是條條分明,而「大杯筒星珊瑚」的部分骨骼則為褶頁排列(Pourtalès Plan),因此本港過去所做的普查,便將其分類成其他屬,「老實說若非基因排序結果明確,只看其骨骼,我亦會立即將其排除於筒星珊瑚屬。」
  姚景峰指,這亦導致他們把研究論文投刊時,須把珊瑚樣本寄給學術期刊專家認同及確認研究結果,「他們都覺得意外,表示將檢視過往因隔膜不同,而被劃分為其他屬的珊瑚中,會否存在筒星珊瑚屬的珊瑚,為其正名。」
  浸大生物系教授邱建文補充指,團隊曾向潛水愛好者詢問,了解他們潛水時曾否觀察到「大杯筒星珊瑚」,以了解其棲息海域,相信此前因其形態、外觀均與已發現的筒星珊瑚相近,故常被誤認為是現有品種,而未被生物學界發現,「研究反映本港生物多樣性,或比已知的更豐富,同時反映本港生物分類學專才不足,進行生物普查時,未能發現常見生物或屬新品種而進行研究,亦令填海等工程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被低估,建議政府投放資源培養相關人才。」
  團隊亦在本港海域發現兩個俗稱海牛的海蛞蝓新種,均以珊瑚為食,屬於此前全世界只有九個物種的「背鰓海蛞蝓屬」,其中一種寄生於角孔珊瑚上,以珊瑚組織為食物,因該海蛞蝓背部長有白色圓形的小駝峰,與角孔珊瑚嘴部相似,加上每片珊瑚上只有一至兩個該品種的海蛞蝓寄生,故此前未被發現,團隊將其命名「食角孔珊蝴背鰓海蛞蝓」。
  另一個新品種「褐帶背鰓海蛞蝓」,則以十字牡丹珊瑚為食,其白色身體帶有棕色條紋,在同色同圖案的十字牡丹珊瑚中,是極佳的保護色,團隊指是從其為研究珊瑚白化機理期間,在實驗室培養從橋嘴洲收集到的十字牡丹珊瑚樣本,觀察到被生物噬吃痕迹及卵塊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