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常規項目,而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鬥,更是一項祟高使命」。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張毅對參與中央援港抗疫兩院項目(新建臨時醫院和建設社區治療設施)感到自豪和光榮。

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張毅。

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張毅。

「大國建造•築夢未來」校園報告會今午(26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邀請了兩院項目負責人張毅作為講者。他以「時不我待,創新為魂——中央支援兩院項目建築科技的創新實踐」為題,分享當時中建集團所採用的建築科技和創新實踐。

張毅。

張毅。

張毅指出,醫療建築特點是設備系統複雜,既要注重以人為本,又要可持續性發長,所以要快速滿足興建醫療設施的需求,需要建築科技的技術創新。

他續指,港版方艙醫院項目不單止累計耗時僅472小時興建,完成提前交付,而且在本港第四波疫情的高危環境下完成疫症零確診的壯舉,值得中港兩地自豪。「一般的工程是以日計算,而這個項目則以小時計,因為時間就是生命」。

張毅又透露,單是在香港,中國建築集團就要對接20個政府部門和6間公營機構,因此高效的作戰指揮是項目成功的靈魂,同時交由央企擔當,務求「讓聽見炮火的人呼喚炮火」。他指出,項目由國務院港澳辦專班統一領導。深圳、香港兩地政府組建深港聯合工作組,各自成立工作專班,負責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在香港的項目建設中亦屬首次,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建築項目採取同類的合作方式。

「大國建造•築夢未來」校園報告會今午(26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

「大國建造•築夢未來」校園報告會今午(26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

被問到深刻的經歷,張毅分享了兩個故事:一,當看到地盤工人躺在地上食飯時,他前去慰問,發現對方因搬重物過多,雙手乏力,難以舉起飯盒,但對方反稱義不容辭,全力以卦,絲毫沒有埋怨,令他深受感動;二,是運營總監趙莉莉醫生的刻苦精神,即使已退休,趙醫生仍走在第一線,監督有關醫療儀器方面的地盤工作,趙醫生當時強調,退休不是遊山玩水,價值不應由年齡衡量。

今次是第二場「大國建造•築夢未來」校園報告會。

今次是第二場「大國建造•築夢未來」校園報告會。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及香港回歸祖國24周年,香港特區政府、香港中聯辦、中國建築集團共同舉辦了「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系列活動。當中包括「大國建造•築夢未來」校園報告會,首場校園報告會已於25日在香港大學舉行,接下來還會在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等地方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