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美關係走向緩和

博客文章

中美關係走向緩和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美關係走向緩和

2021年10月26日 19:36 最後更新:19:43

中美關係近日發生微妙變化。

今日(10月26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應約與美財政部長耶倫舉行視頻通話。新華社公布消息指,中方表達了對美國取消加徵關稅和制裁、公平對待中國企業等問題的關切。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

而美國財政部則發表聲明指,二人討論了美國和中國的宏觀和金融發展,認同兩國的發展對全球經濟有重要影響。耶倫向劉鶴坦誠提出關切的問題,不過美方聲明就沒有提到,耶倫具體提出什麼議題。

耶倫和劉鶴開會前接受《紐約時報》採訪,談及上任特朗普政府對3600億美元中國貨徵收的關稅時,質疑關稅設計得不好,這些關稅無助於美國經濟,只是對美國消費者徵稅。

綜合分析劉鶴和耶倫通話及耶倫事前的訪問,可以理出一點思路:

1. 中方「應約」和美方對話,是美方有事想傾。

2. 中方明言要求美方取消加徵關稅和制裁。而耶倫事前的訪談承認對中國貨加徵關稅沒用,主要由美國消費者付鈔。這等如承認關稅加劇了美國通脹,所以應該降低。

《紐約時報》的報導援引兩名參與中國決策的人士的話稱,中國官員歡迎美國採取任何單方面取消關稅的舉措。但他們表示,中國不願意停止其廣泛的工業補貼以換取關稅協議。換言之,美國你單方面降稅吧。

3. 美方沒有披露她「關切的問題」。一般相信,美國要求中國取消工業補貼事少,要解決美國本身通脹高企、經濟乏力事大。

美國9月通脹CPI連續16個月上漲,9月CPI同比上漲5.4%,超市場預期的5.3%,連續第5個月同比增長超過5%,為2008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由於之前美國政府向市民派錢,即使物價急升,他們都有錢照買,開始進入一種經濟停滯、但物價飛漲的狀態。

所以外界估計美國關切的問題一方面希望中國減緩美國通脹,盡量保持輸美貨品不要大幅加價,同時希望中國控制人民幣匯價不要大升,以免美國輸入性通脹大增。另一方面希望中國加大力度採購美國貨品,支持美國經濟,減少美國貿易赤字。

4. 今次「劉耶會談」似乎談得不錯。會後雙方披露的訊息不多,外交談判雙方無嗌交,就沒有太多內容披露,如今中美雙方的經貿談判,也出現這種狀況。對上一次10月9日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通話,亦是如此。

高人拆局,話中美的經貿會談有成果,雙方近期暫時進入一個平和期。

可以盤點一下9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電話直接對話前後,雙方的動作,見到美國讓步多,中國讓步少。

中國方面,1. 中國原訂在8月20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反外國制裁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讓香港通過相關法例,結果推遲了。

2. 中國大增從美國進口天然氣。10月1日,美國全球風投液化天然氣公司與中國中石化公司,簽署了一項20年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此舉將使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翻一番。中國顯然想把未來把從澳洲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大單,轉給美國。

至於美國方面,1. 美國司法部在9月24日同意加拿大終止引渡孟晚舟,成為中國外交上重大的勝利。2. 美國在10月初,同意對華為和中芯國際發出1030億美元出售商品和技術的許可證,其中610億歸屬華為,420億則歸屬於中芯。雖然放寛後美國高通公司可以提供給華為的只是4G旗艦芯片而非5G芯片,但華為已打出重大缺口。

3. 美國減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10月6日表示,擬重新豁免對549類中國進口貨品加徵的關稅,大約佔加關稅產品四分之一。這是走出減關稅的第一大步,而中國則要求美國對所有加徵關稅的中國產品全面降稅。

結論是美國對中國的讓步較多,雙方的關係正走向緩和。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香港樓真是被買爆倉嗎?

2024年03月27日 19:35 最後更新:21:53

自從2月28日財政預算案宣布樓市撤銷辣招後,本地樓市回暖,成交增加,內地媒體開始湧現一些「香港樓被買爆倉了」、「香港新樓大幅搶購」的標題。感覺是內地的輿論比香港的真實樓市熱。

毫無疑問,撤辣後香港樓市的確回暖,成交增加。據中原地產的數據,撤辣之後短短4日,香港新樓錄得590宗成交,之前整個2月才只有276宗成交,即是4日成交量就已經是2月總成交的1.1倍。另外近期推出的新盤去貨情況的確有改善,入飛的數字亦比較理想,所以說撤辣後香港樓市活躍起來,並不為過。

有人開始擔心這樣下去,可能樓價又要大升了。甚至開始有人質疑,政府撤辣是否撤得太徹底。

我看這種擔心有點過慮。最近有朋友剛剛沽出她的港島東豪宅,單位七百多呎,全海景單位,最後以1700萬成交。今年年初樓價最低的時候,同一類型的單位成交過1500多萬,兩年前房價最高的時候,同類單位亦曾試過賣2000萬以上。如今1700萬成交價,的確從低位反彈。但朋友說,撤辣後她本來以為會有很多買家問價,結果只有一個買家詢價,是一名內地移居香港人士,雙方議價了一陣子,最後就是這個唯一的買家追價成交。

從最後能夠成交的角度來看,市場氣氛的確變好了。但從出售的過程來看,樓市並無內地媒體說得那麼熾熱。成交數字大幅上升,只因之前的數字太低。過去香港正常巿道時每年會賣出一萬多間新樓,即一個月過千間,所以今年整個2月才只賣出276間,是成交數字少到不正常,而不是撤辣後的數字多得太誇張。

對內地人而言,撤辣之後千多萬的樓,減少26%的稅項開支,可以省下數百萬的稅款,如果一直是想來香港買樓的內地客,就會抓緊機會入市買樓,特別是已經移居香港的人士,更加會覺得機不可失,反正租樓都有支出。另外亦有些內地人想把資金調來香港,借香港撤辣的機會調資來港買樓,亦是另一種需求。

不過有地產發展界商估計,撤辣後釋放出來的購買力,估計可持續3個月至半年,但未必會一直熱落去,主要有幾個因素。

第一,積壓新盤的數量龐大。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香港的樓市逐步回落,發展商不想減價賣樓,成交大幅減縮,2022年一手住宅成交只有10,261宗,創9年低位,去年一手住宅成交亦只有10,681宗,反彈4.3%,但仍處低位,新盤賣不去就變成倉底貨。估計住宅新盤存貨有4萬多至6萬個,數量極之龐大。假設這一波反彈浪潮能夠消耗一兩萬個單位,發展商今年已經可以交到功課,但除非樓巿有很高的熱度,否則一時三刻亦難消化所有存貨,供過於求的狀況未有改善。

第二,利息高企。現在買樓的按揭利息和最低潮比高了3厘有多,買樓的負擔相當重,買1000萬的單位一年等於要多付30萬元的利息,投資要承受重壓,自住亦是租平過供。現在一直說美國下半年會開始減息,會帶動香港利息向下,問題是香港一日未大幅減息,樓巿整體氣氛亦難全面扭轉。未來走向,要視乎利息幾時開始下降和下降的速度有多快。

第三,內地經濟。有人認為香港的樓市主要看本地經濟,樓巿固然受本地的經濟甚至股巿影響,但更大影響是內地經濟。如果內地經濟復甦良好,甚至比較熾熱,內地資金多,很多資金湧來香港,會帶旺本地樓市。但是內地經濟復甦得較慢,所以內地資金來港有限。

總體而言,宏觀環境未完全改善,減辣後樓市這股反彈浪未必可以長期持續,所以毋需太擔心樓價會大幅上升。換一個角度,樓巿能夠穩定下來,不會進一步拉低經濟,政府已算達成撤辣的目的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