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故意「賣慘」收穫流量獲取利益!

每年8月至10月,是四川會理石榴上市的季節。一些石榴「滯銷」“幾毛錢一斤沒人要”的賣慘視頻也開始出現在一些主播、網紅的視頻中。

而在當地多部門的調查中,賣慘短視頻中的畫面、聲音系拼湊製作,與事實不符,涉嫌發佈虛假信息。目前,因「賣慘帶貨」,已有5個賬號永久封號,18個作違規處理。

10月26日,記者從涼山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針對近期網路上頻繁出現的「賣慘」式帶貨、“悲情”式營銷,涼山州市場監管局、州委網信辦、州公安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涼山州網路市場「賣慘」營銷等虛假助農信息專項整治方案》,在全州範圍內開展專項聯合整治。

5個嚴重違規賬號被永久封禁18個違規賬號被扣除信用分

「幾毛錢一斤都沒人要。」今年8月,一些主播、網紅在直播或者短視頻中,聲稱會理石榴滯銷、賣不出去。在一段短視頻中,一名80多歲的老大爺頭髮花白,步履蹣跚地挑著兩桶水,畫面配文寫道:“很多石榴都爛了,不如爛在地里當肥料了。”畫面中,地上有一些裂開的石榴,同時配上了一段悲傷帶著哭腔的聲音。

會理石榴今年遭遇「悲情營銷」 視頻截圖

記者了解到,視頻中的老人叫王富貴,是會理市彰冠鎮的村民。他向記者表示,他家根本沒有種石榴,他在幫別人看守果園。「那天,我在挑水澆園子的時候,有個年輕人拿著手機拍我,可能是那個時候拍的,我也不知道他拍來做什麼,視頻中的聲音也不是我說的,我也沒有哭」。

對此,有當地的網友及果農看到視頻後,向會理相關部門進行了舉報,多部門組成聯合執法組進行核查。通過核查發現,視頻中的老人確實存在,但是短視頻中的畫面、聲音是拼湊製作的,老人也沒有說過視頻中的話,文字上的表述與事實不符,涉嫌發佈一些虛假信息,擾亂了正常石榴市場的銷售秩序。同時,會理市電子商務協會還發出《倡議書》,呼籲大家遇到這種情況請積極舉報。

記者採訪獲悉,由於疫情等因素,今年會理石榴的銷售確實受到了一定影響,價格只比往年低一些,大多在幾元一斤。會理市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會理石榴並不存在滯銷。後來,聯合執法組人員找到了直播達人劉某,對其進行了教育。劉某坦言,賣慘主要是為了引起網友同情而下單,以此獲利。

通過核查發現,老人並沒有說過視頻中的話 視頻截圖

對此,聯合執法組將涉嫌賣慘帶貨的視頻賬戶和ID發送給某短視頻平台,對5個嚴重違規的賬號進行了永久封禁和永久關閉電商許可權的處理,對18個違規賬號進行了扣除信用分處理。

開展聯合整治自媒體營銷渠道為主要監管對象

10月26日,記者從涼山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針對近期網路上頻繁出現的「賣慘」式營銷、“悲情”式帶貨,州市場監管局、州委網信辦、州公安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商務局五部門聯合印發了《涼山州網路市場「賣慘」營銷等虛假助農信息專項整治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該《方案》要求,對名為助農銷售,實則利用同情心「套路」帶貨,在全州範圍內開展專項聯合整治。

記者從涼山州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把雷波臍橙、金陽青花椒、鹽源蘋果、會理石榴、西昌葡萄等涼山農特產品作為品牌保護重點,以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台營銷渠道為主要監管對象,發揮「協同管網」的部門聯動優勢,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聯動、早規範。

「在整治中,將嚴厲打擊網路營銷中的‘賣慘’‘悲情’營銷等涉及虛假宣傳、虛假廣告、不正當競爭的違法、違規及犯罪行為。充分維護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嚴防虛假助農信息對涼山農特產品品牌形象產生不良影響。」

涼山州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將保持高壓態勢,堅持常態化監管,堅決遏制虛假助農營銷亂象,創建公平、公正、清朗的網路經營環境。

新聞

多看點

謊稱幫啞巴母子賣蘋果獲利29萬抖音號「韓文團隊」負責人被行拘7日

記者調查了解到,這類「悲情營銷」等虛假助農的模式早已屢見不鮮,在涼山多次出現。

今年3月,「韓文團隊」以扶貧捐助、幫扶困難群眾為名,從事網路直播帶貨。後經查,抖音號「韓文團隊」由趙某某組織謝某某等多人組成團隊,由趙某某策劃、指導在涼山昭覺、鹽源、會理等地通過擺拍、渲染涼山貧困,發佈不實視頻博眼球、吸粉,從事網路直播帶貨牟利。

日前,記者從涼山州公安局獲悉,「韓文團隊」採用滴眼藥水、掐孩子等手段,人為製造女孩流淚場面,還謊稱幫助啞巴母子銷售家產蘋果,實際銷售的卻是市場上的蘋果。「韓文團隊」只在這戶人家買了幾千斤蘋果,但通過直播銷售了幾十萬斤蘋果,獲利達29萬元,趙某某個人分得12萬元。目前,趙某某被依法行政拘留7日,謝某某、賈某某、王某某分別被依法行政罰款500元。

新華社:「賣慘帶貨」的戲碼該涼涼了

「賣慘帶貨」的戲碼在不少網路平台反覆上演。有媒體發現,「賣慘帶貨」背後有一條營銷產業鏈,從演員到劇本,從營銷到推廣,都充滿了「套路」。這種「賣慘帶貨」,打著助農的幌子,乾的卻是靠消費大眾的同情心謀利的事。

後,不少人慷慨解囊幫農民解了困。一些無良商家從中發現「捷徑」,開始作假「賣慘」,進而形成「套路」。

從我們耳熟能詳的「老闆帶著小姨子跑了,我們拿著錢包抵工資」,到社交平台上常見的“困苦老果農故事”“賣茶女騙局”,各種騙局讓人防不勝防。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有一些騙子作假都不走心,有些人謊稱水果「滯銷」,用的甚至是同一位果農的照片。

細心的網友發現,很多「滯銷產品」的宣傳頁面,竟然用了同一位大爺的照片。有人戲稱:產品全滯銷,大爺不夠用。

「賣慘帶貨」看似一本萬利,卻在客觀上破壞了社會互信。網友為“老果農滯銷”買單,為“賣茶女”付費,一般是出於內心深處的善良以及對主播的信任。如果真相大白,扯下「賣慘帶貨」的遮羞布,消費者還會為這些“悲慘”買單嗎?一旦消費者對類似行為有了戒備心,就算碰到真人真事,可能也不會再信。這些主播長年累月積累的信用,也將被擊碎。

近幾年,短視頻給扶農助農帶來了新的可能。特別是疫情期間,短視頻直播帶貨拓寬了農產品銷路。相比之下,演出來的「賣慘帶貨」,有如害群之馬,給發佈平台甚至整個營商環境、相關產業的傷害都不可逆。

以石榴銷售為例,當某地石榴「滯銷」的信息頻頻在網路熱傳,可能引發一些果農恐慌、集中拋售。依靠「賣慘帶貨」,主播掙了錢,犧牲的卻是果農。

刻意演出來的「賣慘帶貨」,本質上就是一種欺詐。對於這類行為,相關平台不應坐視不管,任其逍遙,要給意欲效仿的人傳遞清晰的信號;有關職能部門有必要加強監管,對演出來的「賣慘帶貨」亂象及時給予懲處。

實踐證明,帶貨營銷遠不止「賣慘」這一條路。「賣慘帶貨」是飲鴆止渴,是“一鎚子買賣”,無法長久。只有對消費者負責,誠信經營,才會讓消費者在“買他”過後不會“踩他”。

你有沒有刷到過「賣慘」視頻?




神州快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