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大學者管軼:新冠病毒長存無機會清零

社會事

港大學者管軼:新冠病毒長存無機會清零
社會事

社會事

港大學者管軼:新冠病毒長存無機會清零

2021年11月07日 23:23 最後更新:11月08日 14:18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在廣東汕頭接受鳳凰衛視訪談,他直言「如果說要以清零為目標,我估計我們沒有機會了,因為這個病毒已經長住下來了。像甲型流感病毒是一樣,不管人類高興與否,都會長期在我們人類中流行。我在武漢的時候就發現,這個病毒已經完全適應人類,英文講 Fully adapted in human。」

管軼表示以清零為目標,估計已經沒有機會,因為病毒已經長住下來,會長期在人類中流行。資料圖片

管軼表示以清零為目標,估計已經沒有機會,因為病毒已經長住下來,會長期在人類中流行。資料圖片

對於新冠的出現與消失,是否存在季節性規律,他表明,「請記得這次叫『新冠病毒』,是『新』的。我們人類沒有知識、沒有經驗,都要靠時間去積累,靠科學家慢慢研究。不要有太多的預測,特別我這張『烏鴉嘴』不能亂預測,一預測就出事。」

更多相片
管軼表示以清零為目標,估計已經沒有機會,因為病毒已經長住下來,會長期在人類中流行。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在廣東汕頭接受鳳凰衛視訪談,他直言「如果說要以清零為目標,我估計我們沒有機會了,因為這個病毒已經長住下來了。像甲型流感病毒是一樣,不管人類高興與否,都會長期在我們人類中流行。我在武漢的時候就發現,這個病毒已經完全適應人類,英文講 Fully adapted in human。」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對於新冠的出現與消失,是否存在季節性規律,他表明,「請記得這次叫『新冠病毒』,是『新』的。我們人類沒有知識、沒有經驗,都要靠時間去積累,靠科學家慢慢研究。不要有太多的預測,特別我這張『烏鴉嘴』不能亂預測,一預測就出事。」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對於歐美等地重開邊境接受旅客,管軼認為全世界都碰到一樣的問題:「我打了疫苗,我安全嗎?我的回答就是,你打什麼疫苗了?打了多久了?抗體情況如何?所以現在在這裡呼籲一下,我們不要動不動就全員檢測核酸,我覺得檢測抗體比較重要,這可以讓每個人都了解一下自己的免疫狀態。」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管軼是世衛組織流感疫苗株選定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他思考能否模仿流感的監測網絡,建立起類似的新冠病毒的監測網絡系統。

管軼表示以清零為目標,估計已經沒有機會,因為病毒已經長住下來,會長期在人類中流行。資料圖片

管軼指,問題就是科學家們對於新冠病毒的變異認識是不一致的,如果科學家都不能夠達成共識,怎麼能選擇一個有共識的選擇株。實際上所有的冠狀病毒怎樣分亞型、怎樣測定抗原,這個系統在全世界從來沒有建立過。新冠病毒的命名一直變來變去,一開始用小數點記錄,然後用Alpha、Beta、Gamma、Delte等等,「為什麼病毒的名字天天在變?因為這個系統還不成熟。什麼時候可以認定為是一個主要變異株、什麼時候是一個次要變異株、什麼時候我們應該換疫苗了?即使是科學家之間的交流,大家都沒達成共識。」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管軼直言,現在因為全球政治壓倒一切,沒有給全球的科學家坐下來開會的時間來討論這個問題。他呼籲一定要專業的人,組成最強部隊來嚴密監控、拉網式地監控世界各地病毒的變異,和新病毒的出現、新變異株的出現。要利用超算建立模型,來計算病毒的變化軌跡,把測量它高度的尺子做出來,然後才算有了工具來評斷,才能系統性地對付它,而不是單打獨鬥,整個地球要全部團結。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對於歐美等地重開邊境接受旅客,管軼認為全世界都碰到一樣的問題:「我打了疫苗,我安全嗎?我的回答就是,你打什麼疫苗了?打了多久了?抗體情況如何?所以現在在這裡呼籲一下,我們不要動不動就全員檢測核酸,我覺得檢測抗體比較重要,這可以讓每個人都了解一下自己的免疫狀態。」

管軼指出,「大家都不會否認的一個事實是,在過去一年多全世界損失的大概五百萬人裡面,絕大多數是老人。包括我在內,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會得它。人類免疫力會伴隨年齡增長而老化,新冠病毒會讓全球人類的平均壽命縮短。所以我們現在不要糾結:新冠病毒到底怎麼來的、要追責誰,我們現在要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這個病毒繼續搏鬥。對於這個病毒,請不要太早地宣布勝利,你遠遠低估了這個病毒對人類的影響。」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管軼是世衛組織流感疫苗株選定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他思考能否模仿流感的監測網絡,建立起類似的新冠病毒的監測網絡系統。

管軼解釋,1957年世衛組織在歐洲建立了一個聯網實驗室,形成了對流感病毒的長期監測,後來就擴展到全世界不同的地方。港大在香港的實驗室就是其中的一個參比實驗室。科學家都來盯著病毒看每一天怎麼變化,就可以預測病毒向哪方面變,這樣在設計下一代疫苗時可以減少錯配率。「如果說,出現的是A病毒,你準備的疫苗是B病毒的疫苗,那麼就不匹配,這就要多死很多人。」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管軼指,問題就是科學家們對於新冠病毒的變異認識是不一致的,如果科學家都不能夠達成共識,怎麼能選擇一個有共識的選擇株。實際上所有的冠狀病毒怎樣分亞型、怎樣測定抗原,這個系統在全世界從來沒有建立過。新冠病毒的命名一直變來變去,一開始用小數點記錄,然後用Alpha、Beta、Gamma、Delte等等,「為什麼病毒的名字天天在變?因為這個系統還不成熟。什麼時候可以認定為是一個主要變異株、什麼時候是一個次要變異株、什麼時候我們應該換疫苗了?即使是科學家之間的交流,大家都沒達成共識。」

管軼表示以清零為目標,估計已經沒有機會,因為病毒已經長住下來,會長期在人類中流行。資料圖片

管軼表示以清零為目標,估計已經沒有機會,因為病毒已經長住下來,會長期在人類中流行。資料圖片

管軼直言,現在因為全球政治壓倒一切,沒有給全球的科學家坐下來開會的時間來討論這個問題。他呼籲一定要專業的人,組成最強部隊來嚴密監控、拉網式地監控世界各地病毒的變異,和新病毒的出現、新變異株的出現。要利用超算建立模型,來計算病毒的變化軌跡,把測量它高度的尺子做出來,然後才算有了工具來評斷,才能系統性地對付它,而不是單打獨鬥,整個地球要全部團結。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管軼呼籲社會齊心協力地把眼睛投向將來,怎樣跟新冠病毒繼續搏鬥。

港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創新篩選平台,可快速評估新冠病毒變異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新方法比傳統方法速度提升39倍。

港大醫學院

港大醫學院

研究人員亦專注了解病毒變異如何影響「合胞體」形成,即受感染細胞與未感染細胞融合的過程,這有助識別可能對公共衞生構成重大風險的新興病毒變異株。

通過研究刺突蛋白及其突變,研究人員發現某些變異株,如 Delta變異株,與病毒原始株相比形成較大的合胞體,團隊發現單個K854H突變可將Omicron 變異株轉變為具有高融合能力的變異株。研究又發現一些變異,系統可預測出它們與Omicron和Delta等現有變異株具有相近的變異機率,顯示這些新變異應受監控,因可能在未來病毒演變中出現。

為提高篩選效率,團隊開發了一種根據細胞大小篩選的策略,在更大範圍上將融合和未融合的細胞進行高速篩選;與傳統方法比較,新方法精確度超過80%

團隊還確定兩種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的藥物,可減輕疾病嚴重程度。倉鼠模型實驗顯示,藥物可抑制由刺突蛋白誘導的合胞體形成,並有潛力緩解病情。

團隊認為,新系統不僅有助快速追蹤新冠病毒變異並找出治療方案,還可廣泛應用於各種與細胞融合相關的生物醫學研究,包括癌症免疫療法。而細胞互作平台可系統分析多種病毒的合胞體形成能力,包括愛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科、新冠病毒和其他誘導合胞體形成的冠狀病毒。

團隊期望從這項研究中獲得嶄新方法和深入知識,為治療新冠病毒病症和其他涉及細胞融合的疾病提供新策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