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努爾哈赤死因之謎:被明軍重傷而亡還是發病而死?

歷史長河

努爾哈赤死因之謎:被明軍重傷而亡還是發病而死?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努爾哈赤死因之謎:被明軍重傷而亡還是發病而死?

2021年11月22日 10:00 最後更新:11:44

清王朝的奠基者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建立了後金。金庸稱他為「自成吉思汗以來,四百多年中全世界從未出現過的軍事天才。」關於他的死因,史學界也不時有所爭論。

清太祖 (努爾哈赤) 天命皇帝朝服像 (網上圖片)

清太祖 (努爾哈赤) 天命皇帝朝服像 (網上圖片)

努爾哈赤在瀋陽之戰中,奪得整個瀋陽,隨後還在遷都瀋陽,定位盛京,成為政權第二政治中心。努爾哈赤緊接著的就帶著親信六萬大軍直奔遼東的重鎮寧遠。這應該是一個讓努爾哈赤一生難忘之地。當時,明朝守將袁崇煥奮力抵抗,後金八旗即久攻不下,傷亡巨大。兵敗回到盛京,此後努爾哈赤一蹶不振。這次寧遠失利,使得原本鬥志高昂的努爾哈赤鬱鬱不安,同年八月不治而亡。問題就來了,努爾哈赤到底怎麼死?

古籍中描繪寧遠之戰 (網上圖片)

古籍中描繪寧遠之戰 (網上圖片)

努爾哈赤之死,最為主流的說法是被袁崇煥的紅夷大炮擊中,成為致命傷。據史料記載,後金軍隊的攻城行動在明軍猛烈炮擊下嚴重受挫。寧遠城下八旗兵血肉橫飛,在攻城的第三日,後金軍隊便撤兵而去。在大砲猛轟下,作為後金大軍統帥而親臨城下督戰的努爾哈赤有沒有受傷?事實上,明朝和後金史書中均無明確記載。不過有學者認為,當時後金軍隊還未對明軍新式火器有所準備,所以寧遠之戰中,努爾哈赤受傷的可能性極大。

清乾隆年間繪畫的袁崇煥像 (網上圖片)

清乾隆年間繪畫的袁崇煥像 (網上圖片)

事紅夷大炮的威力一直為史家及歷史愛好者所津津樂道,但在正史並沒有記載努爾哈赤是死於大炮之下。根據《清史稿》中的說法,努爾哈赤是病死:「上不豫」,至「八月丙午,上大漸,乘舟回。庚戌,至愛雞堡,上崩」。而疾病,是為現時清史學界基本公認之死因。

至於朝鮮人李星齡在他的非官修史書《春坡堂日月錄》中載,當時朝鮮的翻譯官韓瑗曾經到過明朝,碰見袁崇煥,並與袁崇煥關係很不錯。韓瑗隨行赴寧遠大戰,有機會目睹這件重大史事。據說寧遠戰事後,袁崇煥曾帶著禮物去努爾哈赤的營地看望他,說是看望實則是為了挖苦他,還帶了書信一封:「老將(努爾哈赤)橫行天下久矣,今日見敗於小子(袁崇煥),豈其數耶!」然而,努爾哈赤本就重傷,為了不丟面,還與使者約定再戰時期,最終憤悶而死。此史料可推斷出當時努爾哈赤已重傷在床,再加上這一侮辱,最後鬱鬱而終。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過根據上述的內容,有清史研究專家提出質疑,既然當時袁崇煥已知努爾哈赤重傷,還有使者證明,那麼當時明廷或袁崇煥為甚麼不再在上書中大書特書這一件事?另一個疑點就是,努爾哈赤戰敗寧遠的時間是公元1626年正月,然而死亡的時間卻是八月,在這八個月間,他還去修繕船隻,試火器、田獵、練兵等,似乎積極準備再攻寧遠。到了五月份另一明廷抗金名將毛文龍進攻鞍山,他才回到瀋陽盛京。由此可見他不像受重傷。據此有人提出,努爾哈赤是死於毒蛆。

據指,寧遠之戰後努爾哈赤回盛京瀋陽,一方面因為兵敗心灰意冷-老將輸給了初生之犢袁崇煥-心裡極不好受,其次當時努爾哈赤已年邁體衰,連年戰亂舟車勞頓身心疲憊。且在同年的七月,努爾哈赤還得了毒蛆病,八月份,病情加重,才不治身亡。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