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黃金時段」入睡 減患心血管病風險

生活事

「黃金時段」入睡 減患心血管病風險
生活事

生活事

「黃金時段」入睡 減患心血管病風險

2021年11月22日 09:43 最後更新:12月20日 18:38

現代人生活繁忙,就算身體累了也不願好好睡覺,而且也會習慣晚睡,甚至通宵熬夜,但這很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極大負擔。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一項針對8.8萬人的研究發現,晚上10至11點入睡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最低。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研究顯示,「黃金睡眠時段」是晚間10到11點,要是就寢時間在「晚上11點至11點59分」,相較於晚間10到11點就寢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12%,而午夜或更晚才入睡的族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則高出25%。這項研究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數位健康》期刊。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睡眠專家梅多斯(Guy Meadows)解釋,人的身體通常會在10到11點「黃金時段」感到疲倦,並在大約8小時後醒來,因此市民該按照該自然規律的作息就寢。梅多斯提到若無法在黃金時段入睡,首先要做的事是關掉電視,放下手機。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針對睡前用手機的議題,神經科學家和睡眠專家布朗妮(Lindsay Browning)表示要求人們睡前不碰手機很難,建議可以採取較緩和的方式,例如就寢前1小時開啟休眠模式,「如果擔心家人在緊急情況下聯繫不到你,可以另外設定特殊可聯繫名單。」同時也建議,可以買真正的鬧鐘代替手機的鬧鐘功能,手機就不用放在床邊。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病患聲稱手術後醒來後被「鬼壓床」無法動彈,台灣麻醉科醫生揭背後原因係...

示意圖

示意圖

病患聲稱手術醒來後被「鬼壓床」動彈不得

在醫療實踐中,被全身麻醉後的病患在手術醒來時,偶爾會出現一種被稱為「鬼壓床」的狀態,病患在經歷這種狀態後,描述其過程是「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張不開眼、動彈不得」。

台醫生解釋「鬼壓床」由肌肉鬆弛劑剩餘影響所致。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麻醉科的王逸萍醫生解釋說,在進行術前訪視時,經常會聽到病患分享「鬼壓床」這類經驗。她指出,這種症狀多由於肌肉鬆弛劑的剩餘影響所致。這類藥物在手術過程中使用,可以讓手術部位的肌肉得到適當放鬆及靜止,防止不自主的肌肉活動而干擾手術進行。然而,肌肉鬆弛劑的副作用可能會導致病患在甦醒後經歷呼吸困難和肌肉無力的情況,這種情況即是病患所指的「鬼壓床」。

示意圖

示意圖

利用肌肉張力監測儀器掌握病患肌力回復情況可減少麻醉副作用

為了減少這些副作用,除了醫生會在手術後給予病患肌肉鬆弛劑的回復劑外,現代醫學亦提供了肌肉張力監測儀器,以監控病患的肌力回復情況。這些監測儀器,例如非侵入性的攜帶型設備,能通過病患手部神經的電刺激,測量手指的肌力運動情況,幫助醫生評估病患肌肉張力的回復狀態。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應在術前和病患溝通以製訂最適合的麻醉計劃

王醫生強調,使用這些監測儀器不僅能在手術中幫助醫生監測病患肌力放鬆的程度,還有助於提高手術的順利性和安全性。此外,醫生在術前訪視中與病患進行討論及溝通,然後根據過去的麻醉經驗來定制一個最適合的麻醉計劃,這種預防性的措施可提高病患的麻醉安全性。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