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政政系將合併三課程

社會事

中大政政系將合併三課程
社會事

社會事

中大政政系將合併三課程

2021年11月28日 04:30 最後更新:10:03

學生人口下降加上政治環境變化,政治相關大學學科報讀人數大幅減少。星島日報獲悉,有中文大學「王牌」課程之稱的「政治與行政學」,將與「全球研究」和「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合併入政政學系名下,並招聘新教學人手,最快二三/二四學年落實。政政學系系主任盧永鴻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強調,重整課程旨在回歸創系初心,形容政政過往偏重政治學,削弱畢業生就業優勢,冀加入國際關係和公共行政管理元素後平衡發展,裝備學生專業能力,並增加學系報讀吸引力。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中大政政歷年培育過無數政界名人和社會領袖,收生成績在社會科學院中一向高企。不過近年文憑試考生人數按年下跌,加上前年反修例事件後,本港政治環境急速轉變,影響學生選科意願。政政今年聯招入學學生人數,由以往接近三十八人滿額,跌至只有二十五人,當中五人更是將政政置於首六志願之外的Band C,連收生成績的下四分位數(lower quartile)亦跌四分。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社會科學院早前檢視不同學系和課程,於九月成立了跨學科課程委員會,政政學系系主任盧永鴻接受星島日報獨家專訪,證實有意將政政與全球研究、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三個課程重整在一個學系名下。盧永鴻指出,「政治與行政學」名稱其實包含三大方向,即政治學、國際關係,以及公共行政管理,惟過往發展一直偏重政治學,而全球研究、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兩個課程的核心內容,正好對應國際關係和公共行政管理方向,遂提出計畫,重啟創系初衷。他透露,數月前已草擬計畫初步諮詢,並已將這項改革課程大綱,提交予學院考慮,倘成事,將會於二三/二四學年起落實。

隨著學系重整,屆時入學的學生,也將朝更明確的職業路向發展。盧永鴻表示,政政兩年前引入實習,但並不計學分要求,重整後,學生會對應有三個方向的畢業實習要求,「例如對國際關係有興趣的,可安排到外交使館、非牟利機構;對公共管治和政策研究有興趣的,可以到智庫;而對政治、從政有興趣,可以到議員辦事處。」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盧永鴻坦言,政政畢業的學生,理應在從事政府或國際組織等工作有競爭優勢,惜一直以來優勢並不明顯,自他一七年回到母校帶領學系開始,便有構思政政未來路向的念頭。他認為政政近十多年偏重政治學的路向存在「危機感」,「政治、公共行政和管治本來就很受外在環境影響,要壯大學系便不能把所有籌碼只放在一個地方。」他認為本港學生人口下跌是不爭事實,裝備學生專業能力,讓學生看到職業前景,將有助增加學系報讀吸引力。

對於合併後學系會否改名或削減人手,盧永鴻給出的答案皆否,並指政政若重整為一個具規模的小型學系,三個本科課程之間的內容、課程架構更可以有連貫規劃,並可共用更多資源,包括教學人手。「目前政政有十二、三名教授和講師,主要都是政治學範疇的,公共行政和國際關係僅兩、三人;當兩個課程『落地』後,我們希望能招聘新的人手,屆時兩邊團隊若有四至五人,相信會比較理想。」

政政學系系主任盧永鴻向本報證實,已向學院提出將政政與全球研究、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三個課程重整為一個學系。

政政學系系主任盧永鴻向本報證實,已向學院提出將政政與全球研究、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三個課程重整為一個學系。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大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發病首年內減重 血糖有較大機會回復正常

2024年02月08日 13:37 最後更新:14:55

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達至糖尿病緩解。

2型糖尿病一直被認為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疾病,患者需要終身用藥控制血糖。然而,近年有臨床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或可透過持續減重達到「糖尿病緩解」,即是血糖回復至正常水平,無需再接受藥物治療。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達至糖尿病緩解,但現實世界中整體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仍然較低。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發表。

中大醫學院內分泌及糖尿科研究團隊分析了香港醫院管理局電子病歷系統中37,000個2型糖尿病新症的數據。研究發現,相對於病發後體重有所增加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患者能在發病首年內成功減重最少10%,他們達到糖尿病緩解的機會率是前者的三倍,成功減重5%至10%的患者之糖尿病緩解機會率亦是增重患者的兩倍。此外,與仍要服藥的患者相比,達到糖尿病緩解的患者整體死亡風險減少30%。研究結果為糖尿病患者發病後盡早進行體重管理的重要性提供了實證支持。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血糖回復至正常水平,無需再接受藥物治療,達至「糖尿病緩解」,但現實世界中整體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仍然較低。(左起)研究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陸安欣、研究助理教授吳鴻江及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血糖回復至正常水平,無需再接受藥物治療,達至「糖尿病緩解」,但現實世界中整體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仍然較低。(左起)研究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陸安欣、研究助理教授吳鴻江及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

研究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陸安欣表示,雖然研究證明糖尿病緩解是一件可以實現的事,但整體糖尿病緩解的發生率仍然相當低。英國一項臨床實驗「DiRECT」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為期十二個月的體重管理干預措施,半數成功在沒有用降血糖藥的情況下將平均血糖指數HbA1c降至6.5%,達至糖尿病緩解。但在中大的研究中,只有6%的2型糖尿病新症在平均八年的隨訪期間成功達到糖尿病緩解,這相當於每年不到1%的比率。

陸安欣指,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臨床研究中的生活干預措施和管理方式相對密集及全面,但在現實環境中,患者未能完全遵循這些措施和方式生活;而在近期臨床研究中證實有助達到糖尿病緩解的創新體重管理策略,亦未在現實世界中採用。

研究進一步顯示,要長期保持糖尿病緩解是具有挑戰性的。是次研究發現,即使患者成功達到糖尿病緩解,每年大概有20%的人會回復至高血糖的狀況。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吳鴻江指,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之低以及維持糖尿病緩解狀態的困難反映了糖尿病的複雜性。患者可能需要採取綜合方法,包括堅守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持久的體重管理,以一直維持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才能長期保持糖尿病緩解。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表示,由於現實世界中能夠達到糖尿病緩解的發生率較低並難以維持,醫生和糖尿病患者應對達至糖尿病緩解設定一個較切合實際的期望。更重要的是,全球應優先考慮推行預防糖尿病的策略,並採取公共及個人化措施達成此目標。

目前中大團隊正開發多元社區糖尿病預防策略,作為減輕糖尿病負擔的長期解決方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