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宋代官帽有對「長耳朵」 為防官員上朝「竊竊私語」?

歷史長河

宋代官帽有對「長耳朵」 為防官員上朝「竊竊私語」?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宋代官帽有對「長耳朵」 為防官員上朝「竊竊私語」?

2021年12月06日 14:15 最後更新:14:23

如果有留意中國歷代官服,都發現宋代官服的官帽,會有長長的頭飾,就像一對長「耳朵」。有一種說法稱,那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為了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品論朝政。

那這是否是真的呢?其實早在宋太祖之前上百年,這兩條帶子就已經逐漸誇張伸長,人們以其長、挺為美,經歷百年的逐漸變長過程,並不是趙匡胤看到大臣交頭接耳不爽突然發明出來的。

更多相片
宋代官服 (網上圖片)

如果有留意中國歷代官服,都發現宋代官服的官帽,會有長長的頭飾,就像一對長「耳朵」。有一種說法稱,那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為了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品論朝政。

唐官帽襆頭摺法 (網上圖片)

這一對長長的「耳朵」,原來只是固定帽子的帶子,這種官帽的頭飾,是從隋唐時代的「襆頭」演變而來。事實上,宋代正式文獻中也依然直接稱之為「襆頭」或「折上巾」。

晚唐五代壁畫中的襆頭 (網上圖片)

不過,由於兩個小小的襆頭角打結後,垂在後面好像不太美觀,甚至被認為不夠莊重,於是人們便想方法去作修正。於是,由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間,變得越來越長,甚至加了骨架,拗成各種固定造型。晚唐時,向左右伸長的平襆頭腳逐漸流行,看上去已和宋代的襆頭造型差不多。

影視中的包青天。(網上圖片)

長長的展角只是襆頭角的逐漸硬挺化、誇張化、威儀化,從實際結構功能發展為裝飾彰顯結構,這種情況在服飾發展史中其實很常見。宋代也只是延續了這種發展趨勢,並且進一步誇張化而已。

杭州小學生頭戴「一米帽」上課,保持社交距離。

至於防止交頭接耳這種說法,應該是出自元初的《席上腐談》:「宋又橫兩腳,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認為平橫的兩腳能夠臣子在上朝時「竊竊私語」。但明顯這個說法沒有任何理據,相信只是穿鑿附會而已。

宋代官服 (網上圖片)

宋代官服 (網上圖片)

這一對長長的「耳朵」,原來只是固定帽子的帶子,這種官帽的頭飾,是從隋唐時代的「襆頭」演變而來。事實上,宋代正式文獻中也依然直接稱之為「襆頭」或「折上巾」。

隋唐時代,襆頭原是一塊黑色的方形織物,有四個角,蓋在頭頂以後,兩角在後面打結下垂,另外的兩角則反折到頭頂上後再打結固定。

唐官帽襆頭摺法 (網上圖片)

唐官帽襆頭摺法 (網上圖片)

不過,由於兩個小小的襆頭角打結後,垂在後面好像不太美觀,甚至被認為不夠莊重,於是人們便想方法去作修正。於是,由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間,變得越來越長,甚至加了骨架,拗成各種固定造型。晚唐時,向左右伸長的平襆頭腳逐漸流行,看上去已和宋代的襆頭造型差不多。

事實上,很多宋代文獻也提及硬角、平角襆頭唐五代早已有之。比如宋魏了翁《古今考》記載:「五代至宋以襆頭為首飾,漆紗為之,橫長其帶。」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指出,襆頭自出現之後,不斷變換新的式樣,由兩腳或彎曲向上、或兩闊腳,再發展為「展腳」,亦即是北宋的樣式。

晚唐五代壁畫中的襆頭 (網上圖片)

晚唐五代壁畫中的襆頭 (網上圖片)

長長的展角只是襆頭角的逐漸硬挺化、誇張化、威儀化,從實際結構功能發展為裝飾彰顯結構,這種情況在服飾發展史中其實很常見。宋代也只是延續了這種發展趨勢,並且進一步誇張化而已。

​再者,這種展角襆頭出現時也並非官員上朝專用,本是上下通用的帽子。當時上自天子、皇太子,到百官諸臣,甚至樂師、儀衛、戲子,誰都可以用,很多場合都會用。戴襆頭的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也是帝王常用的巾帽,甚至比官員還長,更顯威儀。

影視中的包青天。(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包青天。(網上圖片)

至於防止交頭接耳這種說法,應該是出自元初的《席上腐談》:「宋又橫兩腳,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認為平橫的兩腳能夠臣子在上朝時「竊竊私語」。但明顯這個說法沒有任何理據,相信只是穿鑿附會而已。

杭州小學生頭戴「一米帽」上課,保持社交距離。

杭州小學生頭戴「一米帽」上課,保持社交距離。

有趣的是,疫情期間宋代官帽又出現了。去年4月內地疫情好轉浙江杭州小學開學復課。當地一間小學校方為了防疫推廣「頭戴一米帽、保持一米距」守則,要求學生戴著自製的「一米帽」上課,由於帽子的外型神似宋朝官帽,讓學生上課彷彿變成了「百官上朝」,模樣十分有趣。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