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誰做出這座監獄,如果是監獄的話?

博客文章

誰做出這座監獄,如果是監獄的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誰做出這座監獄,如果是監獄的話?

2021年11月30日 19:32 最後更新:19:49

2019年,香港爆發黑暴風波,整個社會創傷未癒。黃的人當然覺得受傷,藍的人也感覺受傷了,他們傷心的是,人們思想的變質。

剛看到一個去了台灣的大學教授,分享他出獄的經驗,值得一書。教授說他在香港離開監獄的第二天,就回到中文大學二號橋,那是2019年警察與學生發生衝突的地方,「令他覺得最難過的是,校方為避免再發生堵路抗爭,橋面上架起了高高的鐵絲網,上面還有『刀片』(應是指圍網上防止攀爬的金屬刺),場景就和他剛離開的監獄一樣。(監獄的設施)那是監獄為了防止受刑人逃獄,在校園看到這種場景,令他感到極大的衝擊。就像離開了一個小監獄,走進了另一個更大的監獄。」

教授這個描述,有點浪漫,很適合台灣聽眾消費,但似真還假,因為沒有說出事實的全部。

中大二號橋上如今圍起高高的鐵絲網,並無任何監禁的作用,中大四通八達,學生想走到哪裡都可以。二號橋鐵絲網不是用來囚禁任何人,只是用以阻止再有人佔據橋面,再從橋上向高露港公路拋擲雜物,堵塞道路,並危及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如果說這個鐵絲網限制了一些人的自由,那就是限制「非法堵路者」的自由。

在這個教授口中,並沒有說出2019年11月中大二號橋發生事情的全部。 

背景:當時有人發起罷工、罷課、罷市的「大三罷運動」,試圖癱瘓社會的運作。

行動:初時人們覺得響應罷工的人應該不多,但其後逐漸發現,示威者有精密的部署,他們佔據了幾所位近香港交通要道的大學,然後佔領大學附近的天橋和馬路,藉此封鎖主要交通幹線。當警察到來執法的時候,示威者退入大學校園。由於警察不想在校園內執法,校園就成為示威者的掩護所。當見到警力減少,示威者又從校園走出來堵路。

其中兩個焦點是中文大學和理工大學,中文大學就在來往新界和九龍市區的交通大動脈的旁邊,而理工學院則靠近連接九龍和港島的紅隧。佔據中大的威者推倒大樹封鎖舊大埔道,同時佔據中大二號橋,從二號橋投下大量雜物堵塞橋下的吐露港公路,來往新界和市區的主要幹道就被完全封死。我有朋友因此差不多一星期都不能駕車到市區上班。

這個佔據大學、封鎖主要交通幹道的計劃,不似是一些毫無組織的示威者可以設計得到。計劃設計精妙,部署嚴密,機動性強。參與的學生,或許是出於一腔熱血,但背後的策劃行動的人,似具備軍事知識,絕非散兵游勇所為。

任何一場運動,都有大量群參與,你在暴動現場隨便拉著一個參與者問他為什麼參與,他可能剛好路過,但基於對政府的不滿,或者出於某種莫名的榮譽感,又或者出於某種浪漫的衝動,便拿起地上的磚頭,面對警察,或者幫忙搬雜物去堵塞道路。他會告訴你,他並無組織。但什麼高人在背後部署、指揮和策劃,又有誰人說得清楚呢?所以,將中大二號橋的動亂事件拉闊一點看,就會發現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學生在校園內的抗爭事件。

目標:短期目標拉抬反對聲浪,劍指同一個月26日舉行的香港區議會選舉,以及在翌年1月11月舉行的台灣選舉。長期目標是癱瘓社會,顛覆政府。

作為大學教授,如果真的相信當日只是一場純情的「香港民主運動」,會否太天真太傻呢?

到了今天,把焦點放在中大二號橋上的鐵絲網和所謂的「刀片」,認為這就是香港變成一座監獄的象徵,如果是監獄的話,到底誰做出這座監獄?

回歸24年,中大二號橋上都沒有鐵絲網和「刀片」,就是堵路者帶來這些鐵絲網,沒有鐵絲網,中大也無法保證將來不會有人再利用二號橋來堵路。那位教授能夠保證嗎?

順帶一提,作為人師,不應該鼓動學生顛覆政府。因為父母辛辛苦苦將孩子養大,送入大學,不會希望老師將子女培訓成為暴力革命者,最後被送進監獄。老師是有責任的。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