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香港總商會最近進行的商業前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到疫情緩和同可能即將通關消息的影響,45%受訪企業預期2022年營業額將較今年增加,反映香港的營商氣氛持續改善。不過,總商會總裁梁兆基提醒企業不宜過分樂觀,疫情影響仍然存在,人才流失的問題亦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挑戰。2022年企業在香港增加投資的意欲低於在大灣區。


  梁兆基表示,有32%受訪企業2022年的營業額將仍低於疫情前水平,而新型變種病毒Omicron出現亦加添隱憂,企業要回復常態,仍有一定困難。


  此外,跨境往來受阻依然是企業面對的最大挑戰,而企業受影響的程度較商會今年7月進行調查時加劇。另外,人才流失成為企業現時面對的第二大挑戰,尤其是大型企業受影響較大。梁兆基表示,人才流失很大,現時半封關狀態,外來人才來港較難,同時很多外來人才因封關而離港,還有可能是最近出現的移民潮。


  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人才流失對其影響不大,但疫情的影響仍然存在,有31%的受訪企業今年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減少。梁兆基希望政府繼續向企業施以援手,避免過早或貿然停止支援措施,影響經濟的復甦。


  調查顯示,未來12個月只有17%受訪公司計畫在香港增加資本投資,去年同期的比率則為14%,企業在香港的投資意欲提升不高。但相比之下,大灣區(不包括香港)是企業的投資熱點。在區內設有業務的受訪企業中,42%表示將於未來12個月增加當地投資,而計畫在內地其他地區增加投資的相關比率則為三成。可見大灣區在招商引資方面具備相當優勢。


  梁兆基表示,生產力是驅動經濟增長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而投資不足將對生產力造成深遠的影響。企業的投資意欲一旦減退,勢必會對本港經濟產生連鎖效應。


  總商會亦有調查,企業對於《施政報告》提出的北部都會區發展計畫的態度,調查得出,企業普遍對北部都會區計畫持正面態度,大多數(63% )受訪公司表示該發展計畫可能(44%)或很有可能(19%)提升香港的競爭力。不過,部分企業對計畫如何落實執行存有疑慮,其中首要的關注為「工程延誤及超支,次要為「未能達到預期效益」,再其次為「成本過高」,顯示一些受訪企業對方案有所保留。


  梁兆基總結道,發展北部都會區意義重大,能進一步促進本港經濟發展。 他建議政府應在項目協調、透明度及成本效益方面加以提升,確保項目切實可行。


  香港總商會是在今年11月8日至12日期間進行商業前景調查,合計收回320份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