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黃奇帆判斷:中國未來經濟運行將有5個新特徵 除了內循環 還有「更加安全的工業體系」

博客文章

黃奇帆判斷:中國未來經濟運行將有5個新特徵 除了內循環 還有「更加安全的工業體系」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黃奇帆判斷:中國未來經濟運行將有5個新特徵 除了內循環 還有「更加安全的工業體系」

2021年12月05日 10:11 最後更新:10:19

12月4日,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8屆全球年會在廣州南沙開幕。前重慶市市長、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黃奇帆通過視頻進行了演講。

黃奇帆表示,中國未來新發展格局以內循環為主,至少意味著未來經濟運行將會有5個新的特徵:1. 我國將形成更具韌性、更有質量效益和更加安全的工業體系;2. 我國經濟將從高度依賴外循環國際市場轉向更多依賴內循環國內市場、依賴國內經濟循環體系;3. 由追求產品市場高效流通為主轉向追求要素市場更高效率配置轉變;4. 科技自立自強,從基礎研究到技術開發,再到產業化的創新鏈條將更加順暢;5. 人均可支配收入對GDP的佔比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黃奇帆。

黃奇帆。

從黃奇帆講話可以分析到,在中美關係惡化的大環境下,中國要留一手,要搞大內循環,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情況。當中安全是一個重要考慮,安全工業體系、產業化的創新鏈條、更多依賴國內市場、科技自立自強,莫不與此有關。

黃奇帆出席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8屆全球年會。

黃奇帆出席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8屆全球年會。

以下為黃奇帆演講全文:

很高興參加國際金融論壇第十八屆全球年會,結合今天報告會的主題,我想就「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下我國經濟內外循環發展的新特徵」談一談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黨中央提出我國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理解這個新發展格局中以內循環為主,至少意味著未來經濟運行將會有五個新的特徵:

(一)我國將形成更具韌性、更有質量效益和更加安全的工業體系

看上去我國現有的工業體系門類齊全,是全要素、全品種的工業體系,但實際上存在著幾個問題:1、好多的產品處於低端低質、高端高質的交錯,關鍵技術和零部件被人「卡脖子」;2、同質化競爭嚴重,產業內分工不足,對細分市場的開放嚴重不足;3、能源資源部分糧食產品進口依賴度過高,總體成本居高不下,我們買什麼,國際市場什麼就貴,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存在隱患。在內循環條件下這些短板都會被一一彌補。

通過擴鏈、補鏈、強鏈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鏈集群,在那些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如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將形成一批空間下高度集聚、上下游緊密協同、供應鏈節約高效、規模達萬億級的具有全球經濟力的產業鏈集群。在這個過程中處於頭部的企業不僅要佔據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還要在全球價值鏈中佔據更加有利的位置。與此同時,廣大中小企業會致力於專精特新,努力成為嵌入到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隱形冠軍。

(二)我國經濟將從高度依賴外循環國際市場轉向更多依賴內循環國內市場、依賴國內經濟循環體系

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在2006年時達到了一個最新的高度,達到了64%,進入黨的十八大以後,通過調整慢慢地降下來,到2019年我國進出口貿易佔GDP總量的比重是32%,2020年進一步降低到31.5%。

未來隨著中等收入人群進一步增加,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過去靠國際市場外循環來拉動中國經濟的格局將逐步轉變為由我國自身超大規模市場的多層次、多樣性的消費牽引內循環、促進雙循環的新格局,外貿依存度將逐步降到25%左右,經濟運行將更多的依賴內循環和國內市場,國民經濟將更加健康高效。

(三)由追求產品市場高效流通為主轉向追求要素市場更高效率配置轉變

外循環拉動下,經濟增長較為粗放,靠的是勞動力和資本的大量投入,但由於重生產、輕消費,訂單為王,重商主義,經濟長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轉向內循環為主,不僅意味著要進一步打通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各環節的梗阻,形成更加暢通的經濟循環,還要通過推進勞動力、資金、土地、技術和數據等要素市場化配置,為著力點提升全要素生產力。說簡單一點,外循環拉動下拼的是要素的投入程度,比如說勞動力和土地等足夠便宜,外資就來了,內循環驅動下拼的是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有深層次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四)科技自立自強,從基礎研究到技術開發,再到產業化的創新鏈條將更加順暢

目前,全社會對科技創新的熱情高漲,2020年,我國基礎研究投入佔全社會研發總經費的比重首次超過6%,這一比例此前十幾年徘徊在5%左右,而在世界上的主要發達國家這一指標平均為20%左右。「十四五」期間規劃綱要提出將這一指標逐步提高到8%以上,相信未來還會進一步提高,到2030年這一指標會達到15%,2035年達到20%,這樣就使我們國家在基礎開發環節,在核心的高科技的基本面的技術開發上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20%左右。

在不斷增加0到1的投入,並提高1到100的轉化力,催生100到100萬的生產力釋放的基礎上,隨著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的加快培育,單方面被人「卡脖子」的情況會有較大改變,同時從基礎研究到技術開發再到產業化的創新鏈條也將加速形成。

(五)人均可支配收入對GDP的佔比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目前,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為42%左右,這個比例是比較低的,未來要形成以消費為主體的需求格局,必須調整收入分配格局。通過40多年改革開放外循環為主體的發展條件下,以勞動力成本為比較優勢,努力擴大出口佔領國際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收益向外資出口傾斜,壓低了勞動力的收入比重。所以在改革開放40年中,最初的30多年我們這個可支配收入佔GDP比重是逐漸下降的,1980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比重是58%,到2012年降到了40%,所以有30多年這個比重不斷下降,十八大以後最近這些年這個比重有所回升,下降的比重趨勢得到了遏制,而開始有了回升,到去年回升到了42%。

在今後內循環為主、共同富裕的政策推動下,勞動力收入佔GDP的比重會進一步的提升,到2030年預計這個比重可能上升到50%,2035年以後達到52%,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預計到2035年現在4億中等收入群體會增加到8億,6億的低收入群體會減半,內需消費的能力將大大提高,內循環的第一動力將更加強勁,促進中國經濟更好、更高質量的發展。

同時,以內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是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是要形成內外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對外開放格局也會形成新的各方面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從引進外資為主轉變為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並重。

先看「引進來」,從2001年加入WTO到現在二十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接近2萬億美元,近十年累計達1.2萬億美元,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吸引外資投資的第一大國,去年在全球投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國引進外資規模達到1493億美元,逆勢增長5.7%。

再看「走出去」,從1980年到2012年,我們國家30多年累計走出去投資5000億美元左右,十八大以後到現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走出去投資已經達到5000億美元。這個背後一方面,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需要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有貿易相通逐漸帶動中國資本走出去,在當地投資企業滿足當地市場;另一方面,一些新經濟從一誕生就具備全球化的基因,有走出去的需要,比如說數字經濟代表的抖音、騰訊、阿里等,這些企業從一開始就要考慮國際化,不走出去你的競爭力就會天生不足,就等於把市場送給別人,你就會在全球競爭中處下風,這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體量增大,我們對能源資源供給的需求更大,尤其在新發展格局下,需要有更加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需要吸收全球的養料,更需要我們的企業走出去,實際上是將內循環與外循環由過去商品流通的大進大出升級到資本要素跨境的便利流動。

第二個特點,從擴大出口為主轉變為既鼓勵出口又鼓勵增加進口雙向並重的這麼一個特點。

當今世界,出口大國未必是經濟強國,因為出口可能是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來料粗加工產品,而進口大國一般是經濟強國,進口所需的外匯可能來自於技術和服務等貿易順差,也可能來自於人民幣國際化的直接支付。

預計十年以後,中國的GDP會達到160萬億人民幣以上,按現行匯率換算約24萬億美元。同時對世界來說中國也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預計未來十年累計商品進口量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服務進口總量將達到5萬億美元,兩者加起來超過27萬億美元,這麼龐大的市場需求必將對以後世界經濟復蘇帶來直接而持久的拉動,進而助推世界經濟循環逐漸走向復蘇、走出低迷。

第三個特點,從沿海地區開放為主轉變為沿海沿邊內陸協同開放、整體開放、東中西同步開放。

自2013年設立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以來,我國已經分六批設立了21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實現了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全覆蓋,特別是中歐班列的帶動下,沿線通道經濟、口岸經濟、樞紐經濟快速發展,為內陸城市對外開放拓展了新空間,這些嘗試因中歐班列物流匯聚功能,帶來更多人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集,進而帶動加工貿易、先進製造、保險物流、金融服務等產業興起和集聚,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而隨著產業的興旺和人口的集聚,城市經濟加快繁榮,形成了內陸地區新的陸港城市,一些重要樞紐城市如成都、重慶、西安、烏魯木齊、鄭州等由過去的開放末梢變成了開放的前沿。

第四個特點,從關貿總協定和WTO框架下的貨物貿易為主轉變為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共同發展。

根據WTO統計,從2012年到2019年,全球跨境服務貿易出口佔全球貿易出口的比重已經從19.5%提升到24.5%,預計2040年服務貿易在全球貿易中的佔比有望提高到30%以上,特別是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中間品貿易的比重現在已經達到70%以上,而中間品貿易背後需要大量國際物流、保險、金融結算、工業設計等等。儘管我國已經是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但是我國的服務貿易結構中存在著逆差大、附加值低、勞動密集型比重高,資本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比重較低的問題。在外貿結構中我們服務貿易佔比從2012年的11.1%提高到2020年的12.44%,這8年裡面才提高了一個多點。

為此,黨中央高度重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支持發展服務貿易,同時決定每年召開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可以預見未來我國服務貿易的比重將會逐步提升,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將共同支撐中國貿易高質量發展。

第五個特點,從融入和適應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為主轉變為積極參與甚至引領國際投資與貿易規則的制定修訂。

中國加入WTO二十多年,全面履行加入承諾,大幅開放市場,接受、適應、融入以WTO為核心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進入新發展階段,針對國際國內新形勢變化,黨中央提出實施貿易自由區提升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這是主動應對規則、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重大舉措,這也是更深層次開放,從過去幾十年推動要素流動型開放的基礎上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性開放轉變,實則是要全面對接國際貿易新規則,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實現國內國際營商環境趨同化。

目前,RCEP已經簽署生效,中歐CAI已經達到,中國已經申請加入CPTPP,中國正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的談判和制定,推動國際貿易持續朝著更加包容有序、互利共贏的方向演進。

總之,在「三新」背景下,國家經濟發展了新的五個基本特徵和對外開放的五個新特點,跟我們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發展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這些新特徵、新特點,將牽引新的發展路徑戰略,它將不僅影響我國每年的經濟形勢和發展規劃,也會成為今後5-15年直到2050年幾十年的發展特徵和路徑。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美量子「糾纏」十年 內地論文稱美國霸主優勢漸失

2024年03月28日 09:24 最後更新:09:35

過去十年,中國動搖了美國在量子領域霸主地位。

《南華早報》27日聚焦中國量子科技發展態勢,指中國正縮小與美國量子主導地位差距,不僅專利申請量全球佔比超過美國,在美國長期領先的量子計算領域,也勢均力敵,尤其在量子通信領域有明顯優勢。報道稱,相較於美國大搞對華技術限制,中國在量子技術領域展現出開放合作態度。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旗下《中國發明與專利》雜誌3月報道,過去十年,中國量子技術實現歷史性飛躍,從落後於頂尖國家到成為專利和生產領域的領先者。

雜誌另一篇關於全球量子技術論文也稱,中國在此期間實現了「量子優勢」。論文稱,美國早在1994年把量子技術納入國家規劃,中國直到2013年才把該技術納入國家計劃。盡管中國在該領域起步較晚,但2009年,中國的量子技術專利申請總量首次超過美國。

論文表示,中國「迅猛發展」的先進量子技術能夠與美國並駕齊驅。不過,美國仍然是量子技術專利被引用最多的國家,主要是在量子計算這一塊。

《南華早報》引述相關論文報道,美中發展量子技術採取不同戰略——中國專注於利用量子科學來保護通信安全,而美國則尋求發展先進的計算能力。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最新專利數據表明,美國長期領先領域正受中國挑戰。

論文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2年,量子計算佔中國國內專利授權總量的56.5%,已超過量子通信的30.3%。憑藉量子資訊科學,量子電腦能夠比經典電腦更快地解決複雜問題。2003年到2022年間,全球量子技術專利申請有37%來自中國,超過了剛剛超過28%的美國。

《南華早報》報道,「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優勢尤其明顯,取得了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等里程碑式的成就。」雖然普遍認為美國在量子計算和量子傳感(或先進的運動檢測技術)居於長期領先地位,比如總部位於倫敦的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 2022年報告指出,中國在量子計算技術方面落後美國約五年。但這間公司上月發布最新報告認為,中美兩國如今「幾乎勢均力敵」。中方論文預測,隨著量子傳感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關注,專利預計將大幅增加。

2016年8月16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新華社資料圖片

2016年8月16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新華社資料圖片

此外,根據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上月向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聽證會提交報告,除了超導相關研究等特定子類別,美國被認為在量子計算的大多數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然而,中國在量子計算特定方面的優勢讓美國的領先地位「值得商榷」。

《南華早報》報道,科學家之間的國際合作是量子研究一大特點,但中美在這一問題上呈現差異。

去年8月,拜登政府打著「去風險」發布一項行政令,禁止美國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公司投資中國量子計算、半導體和某些人工智慧領域。

相比之下,中方關於全球量子專利的論文指出,「需要深化和擴大國際合作」,包括與美國的技術合作。論文稱,盡管中國量子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創新環境仍「需要優化」,包括更多的政策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量子技術作為新質生產力中未來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次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被提及。去年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快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指出,2025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的佔比要達35%,在類腦智慧、量子資訊、可控核聚變等方面要提前佈局。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進行有效載荷光學性能測試。新華社資料圖片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進行有效載荷光學性能測試。新華社資料圖片

內地封面新聞報道,作為中國量子光學和量子資訊科學的開拓者、先行者與奠基人,中科院院士郭光燦說,中國的量子計算水準「目前位於國際第一梯隊。」不過,郭光燦也稱,在量子計算方面,中國仍與美國水準相差較大,仍需努力。「對比美國的進步,日本、德國還在直追,我們必須有緊迫感,抓緊相關研究。」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