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必須建立本身完整的產業鏈。」香港城市大生物醫學工程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孫東說。

孫東認為須加強引進科研人才。

孫東認為須加強引進科研人才。

出選本屆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的孫東,是生物醫學工程專家,也是城大機器人與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醫學工程是近20年興起的專業,是生物、醫學、工程和科技的結合, 孫東所研究的,是機器人用於醫學方面,目前重點研發的,是以微型機器人攜帶藥物及幹細胞進入人體,精準送到需要治理的部位,可治療癌症、關節退化、新冠肺炎等,這種療法大大減低身體創傷性,及提高藥物效能。

孫東籲加強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孫東籲加強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孫東2000年來到香港,他說,當時香港的科學基礎研究水準高,許多方面比新加坡強,然而,在當年「High tech hi 嘢,Low tech 撈嘢」的氛圍下,沒有人投資高科技產業,又有「前店後廠」的說法,即香港做基礎研究,生產搬到深圳,結果20年過去,香港的科研侷限在大學,成果無法落實到實際應用,也沒有本身生產基地,而深圳則注重轉化、應用,科研應用到實際生活方取得不少成果,形成產業鏈,5年前,深圳更轉向基礎研究,多家大學獲得資源從事科研,「再過些時候,深圳根本不需要香港的基礎科研。」

孫東稱香港須專注建立本身產業鏈。

孫東稱香港須專注建立本身產業鏈。

他認為,香港此刻必須專注建立本身的科研產業鏈,他的政綱提出以「縱橫論」推進香港創科發展,在「縱」的方面, 很重要的是「加速成果轉化」,他解釋,上游部份大學基礎科研水平要保持,而香港最欠缺的,是中游環節,即把基礎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或工業這部份,如台灣的工業園,做的就是把大學的科研落地,成為實際可生產和應用的成果,因此半導體行業起飛,香港缺了這部份,於是下游的產業無法建立,須「加速成果轉化」,才能「構建優勢產業」。他認為,80年代港工業北移,沒有進一步發展,反而淘空了香港。「只剩下金融。」

孫東認為香港「再工業化」刻不容緩,必須向高端發展,如德國的工業4.0,首先港府要改變心態,政府現在注重的是通才,但科研需要的是專才 ; 此外,政府沒有科技的管理架構和科技政策,當局投入不少金錢,但是否業界所需就頗成疑問。

短期來說,他認為港府須在政策上吸納世界各地人才,例如在移民政策方面,讓人才容易在港定居,長遠來說,須培養本地人才,除中學加強STEM教育外,更重要是加強科研成果落地這環節,讓產業建立起來,如此在大學修讀相關科目,例如工程的大學生,有理想出路,這反過來促進中游(加速成果轉化)及下游(構建優勢產業)發展,孫東說,若政策方向正確,5至10年可以見到成果。

原創基礎科技也須保持優勢,他說,過去20年投入科研的資金太少,香港8 家大學還不如內地1 家大學,未來科研投入須增加,研究如何引進資金。

詳細候選人名單請參閱:https://www.elections.gov.hk/legco2021/chi/nomination2.html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