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辦國辦印發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

兩岸

中辦國辦印發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
兩岸

兩岸

中辦國辦印發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

2021年12月06日 20:49 最後更新:18:20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全文如下。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民群眾健康,事關美麗中國建設。2018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扭轉了農村長期以來存在的髒亂差局面,村莊環境基本實現乾淨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環境衛生觀念發生可喜變化、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是,我國農村人居環境總體質量水平不高,還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基本生活設施不完善、管護機制不健全等問題,與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求和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差距。為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學習推廣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鞏固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果,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堅持因地制宜,突出分類施策。同區域氣候條件和地形地貌相匹配,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相適應,同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相協調,實事求是、自下而上、分類確定治理標準和目標任務,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既儘力而為,又量力而行。

——堅持規劃先行,突出統籌推進。樹立系統觀念,先規劃後建設,以縣域為單位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各項重點任務,重點突破和綜合整治、示範帶動和整體推進相結合,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與公共基礎設施改善、鄉村產業發展、鄉風文明進步等互促互進。

——堅持立足農村,突出鄉土特色。遵循鄉村發展規律,體現鄉村特點,注重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堅持農業農村聯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循環利用。

——堅持問需於民,突出農民主體。充分體現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尊重村民意願,激發內生動力,保障村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堅持地方為主,強化地方黨委和政府責任,鼓勵社會力量積极參与,構建政府、市場主體、村集體、村民等多方共建共管格局。

——堅持持續推進,突出健全機制。注重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相銜接,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成。建管用並重,著力構建系統化、規範化、長效化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推進機制。

(三)行動目標

到2025年,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步。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穩步提高,廁所糞污基本得到有效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斷提升,亂倒亂排得到管控;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明顯提升,有條件的村莊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源頭減量;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建立。

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農村衛生廁所基本普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顯提升,農村生活垃圾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並推動分類處理試點示範,長效管護機制全面建立。

中西部有較好基礎、基本具備條件的地區,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持續完善,農村戶用廁所願改盡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有效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建立。

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逐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水平有新提升,村容村貌持續改善。

二、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四)逐步普及農村衛生廁所。新改戶用廁所基本入院,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推動廁所入室,新建農房應配套設計建設衛生廁所及糞污處理設施設備。重點推動中西部地區農村戶廁改造。合理規劃佈局農村公共廁所,加快建設鄉村景區旅遊廁所,落實公共廁所管護責任,強化日常衛生保潔。

(五)切實提高改廁質量。科學選擇改廁技術模式,宜水則水、宜旱則旱。技術模式應至少經過一個周期試點試驗,成熟後再逐步推開。嚴格執行標準,把標準貫穿於農村改廁全過程。在水沖式廁所改造中積極推廣節水型、少水型水沖設施。加快研發乾旱和寒冷地區衛生廁所適用技術和產品。加強生產流通領域農村改廁產品質量監管,把好農村改廁產品採購質量關,強化施工質量監管。

(六)加強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加強農村廁所革命與生活污水治理有機銜接,因地制宜推進廁所糞污分散處理、集中處理與納入污水管網統一處理,鼓勵聯戶、聯村、村鎮一體處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推動衛生廁所改造與生活污水治理一體化建設,暫時無法同步建設的應為後期建設預留空間。積極推進農村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統籌使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逐步推動廁所糞污就地就農消納、綜合利用。

三、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七)分區分類推進治理。優先治理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黃河流域及水質需改善控制單元等區域,重點整治水源保護區和城鄉結合部、鄉鎮政府駐地、中心村、旅遊風景區等人口居住集中區域農村生活污水。開展平原、山地、丘陵、缺水、高寒和生態環境敏感等典型地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以資源化利用、可持續治理為導向,選擇符合農村實際的生活污水治理技術,優先推廣運行費用低、管護簡便的治理技術,鼓勵居住分散地區探索採用人工濕地、土壤滲濾等生態處理技術,積極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

(八)加強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摸清全國農村黑臭水體底數,建立治理台賬,明確治理優先序。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和群眾反映強烈的黑臭水體為重點,採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水體凈化等措施綜合治理,基本消除較大面積黑臭水體,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治理模式。鼓勵河長制湖長制體系向村級延伸,建立健全促進水質改善的長效運行維護機制。

四、全面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九)健全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根據當地實際,統籌縣鄉村三級設施建設和服務,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設施和模式,因地制宜採用小型化、分散化的無害化處理方式,降低收集、轉運、處置設施建設和運行成本,構建穩定運行的長效機制,加強日常監督,不斷提高運行管理水平。

(十)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與利用。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積極探索符合農村特點和農民習慣、簡便易行的分類處理模式,減少垃圾出村處理量,有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農村可回收垃圾資源化利用、易腐爛垃圾和煤渣灰土就地就近消納、有毒有害垃圾單獨收集貯存和處置、其他垃圾無害化處理。有序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創建。協同推進農村有機生活垃圾、廁所糞污、農業生產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利用,以鄉鎮或行政村為單位建設一批區域農村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利用設施,探索就地就近就農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路徑。擴大供銷合作社等農村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路服務覆蓋面,積極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路與環衛清運網路合作融合。協同推進廢舊農膜、農藥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積極探索農村建築垃圾等就地就近消納方式,鼓勵用於村內道路、入戶路、景觀等建設。

五、推動村容村貌整體提升

(十一)改善村莊公共環境。全面清理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整治殘垣斷壁,通過集約利用村莊內部閑置土地等方式擴大村莊公共空間。科學管控農村生產生活用火,加強農村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三線」維護梳理工作,有條件的地方推動線路違規搭掛治理。健全村莊應急管理體系,合理佈局應急避難場所和防汛、消防等救災設施設備,暢通安全通道。整治農村戶外廣告,規範發佈內容和設置行為。關注特殊人群需求,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農村無障礙環境建設。

(十二)推進鄉村綠化美化。深入實施鄉村綠化美化行動,突出保護鄉村山體田園、河湖濕地、原生植被、古樹名木等,因地制宜開展荒山荒地荒灘綠化,加強農田(牧場)防護林建設和修復。引導鼓勵村民通過栽植果蔬、花木等開展庭院綠化,通過農村「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植樹推進村莊綠化,充分利用荒地、廢棄地、邊角地等開展村莊小微公園和公共綠地建設。支持條件適宜地區開展森林鄉村建設,實施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

(十三)加強鄉村風貌引導。大力推進村莊整治和庭院整治,編製村容村貌提升導則,優化村莊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促進村莊形態與自然環境、傳統文化相得益彰。加強村莊風貌引導,突出鄉土特色和地域特點,不搞千村一面,不搞大拆大建。弘揚優秀農耕文化,加強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積極推進傳統村落掛牌保護,建立動態管理機制。

六、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

(十四)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大力實施以「三清一改」(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突出清理死角盲區,由“清臟”向“治亂”拓展,由村莊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村莊周邊拓展,引導農民逐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結合風俗習慣、重要節日等組織村民清潔村莊環境,通過“門前三包”等制度明確村民責任,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立村莊清潔日等,推動村莊清潔行動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十五)健全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明確地方政府和職責部門、運行管理單位責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村莊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利用好公益性崗位,合理設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護隊伍,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人員。明確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產權歸屬,建立健全設施建設管護標準規範等制度,推動農村廁所、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設備和村莊保潔等一體化運行管護。有條件的地區可以依法探索建立農村廁所糞污清掏、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農戶付費制度,以及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運行管護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服務費市場化形成機制,逐步建立農戶合理付費、村級組織統籌、政府適當補助的運行管護經費保障制度,合理確定農戶付費分擔比例。

七、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

(十六)強化基層組織作用。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進一步發揮共青團、婦聯、少先隊等群團組織作用,組織動員村民自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實行「四議兩公開」,充分運用“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等制度,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村民等全程參與農村人居環境相關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實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相關項目公示制度。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有條件的農民合作社參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項目。引導農民或農民合作組織依法成立各類農村環保組織或企業,吸納農民承接本地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後續管護工作。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個人、企業、社會組織等,通過捐資捐物、結對幫扶等形式支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十七)普及文明健康理念。發揮愛國衛生運動群眾動員優勢,加大健康宣傳教育力度,普及衛生健康和疾病防控知識,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民健康素養。把轉變農民思想觀念、推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把使用衛生廁所、做好垃圾分類、養成文明習慣等納入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願服務。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納入各級農民教育培訓內容。持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深入開展衛生創建,大力推進健康村鎮建設。

(十八)完善村規民約。鼓勵將村莊環境衛生等要求納入村規民約,對破壞人居環境行為加強批評教育和約束管理,引導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倡導各地制定公共場所文明公約、社區雜訊控制規約。深入開展美麗庭院評選、環境衛生紅黑榜、積分兌換等活動,提高村民維護村莊環境衛生的主人翁意識。

八、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十九)加強財政投入保障。完善地方為主、中央適當獎補的政府投入機制,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按計劃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政策,保障農村環境整治資金投入。地方各級政府要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資金,統籌安排土地出讓收入用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鼓勵各地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等方式用於符合條件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項目。縣級可按規定統籌整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相關資金和項目,逐村集中建設。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調動社會力量積极參与投資收益較好、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管護項目。

(二十)創新完善相關支持政策。做好與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專項整治等政策銜接,落實農村人居環境相關設施建設用地、用水用電保障和稅收減免等政策。在嚴守耕地和生態保護紅線的前提下,優先保障農村人居環境設施建設用地,優先利用荒山、荒溝、荒丘、荒灘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項目建設。引導各類金融機構依法合規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供信貸支持。落實村莊建設項目簡易審批有關要求。鼓勵村級組織和鄉村建設工匠等承接農村人居環境小型工程項目,降低准入門檻,具備條件的可採取以工代賑等方式。

(二十一)推進位度規章與標準體系建設。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開展地方立法,健全村莊清潔、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農村衛生廁所管理等制度。加快建立農村人居環境相關領域設施設備、建設驗收、運行管護、監測評估、管理服務等標準,抓緊制定修訂相關標準。大力宣傳農村人居環境相關標準,提高全社會的標準化意識,增強政府部門、企業等依據標準開展工作的主動性。依法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創新監管機制,適時開展抽檢,嚴守質量安全底線。

(二十二)加強科技和人才支撐。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相關技術研究創新列入國家科技計劃重點任務。加大科技研發、聯合攻關、集成示範、推廣應用等力度,鼓勵支持科研機構、企業等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圍繞綠色低碳發展,強化農村人居環境領域節能節水降耗、資源循環利用等技術產品研發推廣。加強農村人居環境領域國際合作交流。舉辦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管護技術產品展覽展示。加強農村人居環境領域職業教育,強化相關人才隊伍建設和技能培訓。繼續選派規劃、建築、園藝、環境等行業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駐村指導。推動全國農村人居環境管理信息化建設,加強全國農村人居環境監測,定期發佈監測報告。

九、強化組織保障

(二十三)加強組織領導。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職責,結合鄉村振興整體工作部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健全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協調資金、資源、人才支持政策,督促推動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及時出台配套支持政策。省級黨委和政府要定期研究本地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抓好重點任務分工、重大項目實施、重要資源配置等工作。市級黨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銜接、域內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縣級黨委和政府要做好組織實施工作,主要負責同志當好一線指揮,選優配強一線幹部隊伍。將國有和鄉鎮農(林)場居住點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範圍統籌考慮、同步推進。

(二十四)加強分類指導。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優化村莊佈局,強化規劃引領,合理確定村莊分類,科學劃定整治範圍,統籌考慮主導產業、人居環境、生態保護等村莊發展。集聚提升類村莊重在完善人居環境基礎設施,推動農村人居環境與產業發展互促互進,提升建設管護水平,保護保留鄉村風貌。城郊融合類村莊重在加快實現城鄉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特色保護類村莊重在保護自然歷史文化特色資源、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態和生活習慣,加快改善人居環境。「空心村」、已經明確的搬遷撤併類村莊不列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範圍,重在保持乾淨整潔,保障現有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對一時難以確定類別的村莊,可暫不作分類。

(二十五)完善推進機制。完善以質量實效為導向、以農民滿意為標準的工作推進機制。在縣域範圍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美麗宜居村莊創建推介,示範帶動整體提升。堅持先建機制、後建工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行系統化、專業化、社會化運行管護,推進城鄉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統籌謀劃、統一管護運營。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各方積极參与,避免政府大包大攬。充分考慮基層財力可承受能力,合理確定整治提升重點,防止加重村級債務。

(二十六)強化考核激勵。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納入相關督查檢查計劃,檢查結果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成效明顯的地方持續實施督查激勵。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繼續將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列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範疇,強化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突出問題監督。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加強督促檢查,並制定驗收標準和辦法,到2025年年底以縣為單位進行檢查驗收,檢查結果與相關支持政策直接掛鉤。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廣泛接受社會監督。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真抓實幹、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的地區予以通報表揚。

。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編製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解讀材料和文藝作品,增強社會公眾認知,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