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拜登政府宣布官員不參加北京冬奧會 不再叫「外交抵制」 最好笑紐西蘭「扮嚮應」又話不是跟美國扺制

博客文章

拜登政府宣布官員不參加北京冬奧會 不再叫「外交抵制」 最好笑紐西蘭「扮嚮應」又話不是跟美國扺制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拜登政府宣布官員不參加北京冬奧會 不再叫「外交抵制」 最好笑紐西蘭「扮嚮應」又話不是跟美國扺制

2021年12月07日 14:24 最後更新:14:26

當地時間12月6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拜登政府將不會派出美國官方代表團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普薩基主持白宮新聞發布會。

普薩基主持白宮新聞發布會。

普薩基老調重彈,繼續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為由,為拜登政府「外交抵制」的決定作辯護。

普薩基聲稱,拜登政府不會派出任何外交和官方代表參加北京冬奧會,但自由參加比賽的美國運動員將會得到「全力支持」。她說,美國人「會100%支持他們,在家裡為他們加油」。

值得一提的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普薩基拒絕使用「外交抵制」一詞來描述拜登政府做出的上述舉措。其實「外交抵制」這一新詞是美國近期自創,但不知何故又突然棄用。

普薩基辯解道,使用「外交抵制」一詞會讓人想起1980年,但白宮只是想表達一個關於捍衛人權的「明確信息」。她補充說,白宮還將與七國集團(G7)盟國和美國國會就此議題合作。

美國上一次全面抵制奧運會是在1980年莫斯科的夏季奧運會,當時在任總統是吉米‧卡特,以抵制蘇聯入侵阿富汗。

不過,此次拜登政府的決定跟1980年不同,美國運動員仍被允許參加比賽。

北京冬奧會將於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舉行。

北京冬奧會將於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舉行。

當被問及為什麼不讓美國運動員退出比賽時,普薩基稱,拜登政府不認為「懲罰那些一直在訓練、為冬奧會做准備的運動員是正確的一步」。

另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說,是否停止贊助北京冬奧會由贊助商自己決定,「美國政府不會規定私營企業應採取的做法……這不是由我們來決定的,而是由我們來確保私營企業對信息有充分的了解。」

澳洲總理莫里森。

澳洲總理莫里森。

美國白宮之前一直游說五眼聯盟其他4國即英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參與抵制北京冬奧。

澳洲總理莫里森跟車最貼,他近日鼓吹「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聲稱澳政府將考慮「正在考慮這些問題並解決這些問題。」

紐西蘭終於有行動,紐西蘭副總理羅伯遜7日表示,不會派部長級官員的外交代表出席北京冬奧會。羅伯遜稱紐西蘭此舉並非基於美國6日的表態,主要是考慮到新型冠肺炎疫情和受疫情影響的物流不利於人員出國。

有評論指紐西蘭受美國壓力,又不想得罪中國,想出疫情這個理由,的確難為了她。

加拿大外交部發聲明,表示加拿大對有關中國侵犯人權的報道深感不安,目前已知悉美國政府的決定,並會與合作夥伴及盟友討論事件。

至於歐盟,歐盟外交部門負責人表示,抵制是個別成員國的問題,而不是歐盟的共同外交政策。

近年來,美國政府頻繁對中國內政指手畫腳,甚至捏造出新疆存在「強逼勞動」、「種族滅絕」等侵犯人權的毫無事實根據的謊言。然後又以此為理由,宣布抵制北京冬奧會。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天(6日)指出,冬奧會不是政治作秀和搞政治操弄的舞台,美國政客在沒有受到邀請情況下,不斷炒作「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完全是自作多情,嘩眾取寵。

趙立堅強調,美方應該做的是端正態度,踐行「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嚴肅對待中國關切,不將體育運動政治化,停止炒作所謂的「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以免影響中美在重要領域的對話合作。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堅決反制措施。

趙立堅又話,那些叫嚷「抵制」的政客為了政治私利,作秀炒作。他們來或者不來,沒有人會在意,對北京成功舉辦冬奧會也沒有任何的影響。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產能過剩」?分析:美國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

2024年04月18日 13:02 最後更新:13:18

美國財長耶倫16日再次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聲稱解決產能過剩和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有助中國經濟發展。中國駐美使館對此予以駁斥。

「誠然,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出口有所增長,但這是國際分工和市場需求的結果。」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指出,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

內地觀察者網注意到,所謂「產能過剩」,是美國政客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作為著名經濟學家,耶倫近期無視經濟學常識,持續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話題,受到多方駁斥。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耶倫本月4日至9日訪華,是今年首位訪華的美內閣成員。8日,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雙方就發展中國家債務處理、世界銀行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治理改革、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等全球性挑戰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同意在多邊渠道下就相關問題繼續保持溝通與合作。

廖岷表示,中美達成以下新的共識成果:一是由兩國財政部牽頭,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框架下就兩國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議題進行交流。二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牽頭,在金融工作組框架下就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等議題持續開展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介紹,所謂「平衡增長」,包括許多議題:各國如何平衡自身的供給和需求,如何平衡自身的國家安全利益和經濟發展利益,如何平衡自身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等。

「平衡增長」一詞同樣暗示了美國的兩面性。呂祥認為,美國既想要借中國市場發展自身,又要打壓中國高新技術和優勢產能的崛起,這種兩面性對華政策預計會經歷一個長期過程。

至於耶倫等美國政客近期炒作「產能過剩」,呂祥表示,此舉實質上是希望中國給美國留時間。同時,「這些話是說給美國人聽的」,以配合現任總統拜登的連任競選。

去年9月,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重要共識,根據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耶倫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

「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兩個工作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