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昨日講話,提到立法會選舉「愛國者治港」的參與面是很寬的、舞台是很大的。睇番今次競逐選委會界別的40席的51名候選人,的確是體現了夏主任所講是「五光十色」,具有多樣性。

可能外界未必都識得晒51個選委會組別的候選人,部份人全港性知名度不算高,有人甚至形容,怎麼會「爆」出那麼多陌生臉孔?但政壇高人話,如果翻一翻基本法,再結合夏主任昨天的講話內容,就可以梳理出一定的脈絡。

高人話,在基本法起草時候,阿爺一直強調香港的政制要體現出均衡參與的大原則,在選委會組成的附件一,就分了4大界別,1.工商、金融;2.專業;3.勞工、基層;4.政界(當時稱原政界)。而選委會界別51名候選人中,可以粗略歸入這4類人士當中。

夏主任提到,新選舉制度吸引了更多人參選,其中大部分人是新面孔,呈現出新氣象。從候選人的背景情況看,既有商界、學界、專業界精英翹楚,又有來自社會基層的勞工、職員、中小企業經營者代表;既有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又有講普通話的“港漂”、台灣出生的人士、加入中國籍的“老外”;既有經驗豐富的資深參政者,又有充滿衝勁和創新力的新一代年輕人。總體而言,參選者多元化的背景可謂前所未有。居住公屋和“劏房”的人士、巴士車長、註冊電工等成為立法會選舉候選人,這在香港過去是沒有的。

以候選人中的商界精英計,包括兩大本地商會代表,香港總商會的盛智文、中華總商會的陳仲尼;上市公司的高管有中電的陳紹雄、交銀國際的譚岳衡,紥根香港的央企高管,包括華潤的李浩然和中銀的簡慧敏。另外亦有中小企業的商人、年輕一代創業者,例如全國青聯的吳傑莊、香港青聯的梁毓偉等。

而候選人中的學界和專業界翹楚,就指選委會中專業界別,參選者中有醫生林順潮、來自大律師行的江玉歡、會計師林智遠、工程師李鎮強、城市規劃師林筱魯、甚至有科學家孫東,還有不少是大學教授劉智鵬、吳宏偉、智庫研究人員黃元山,中學校長鄧飛、註冊老師郭玲麗。

基層勞工方面,很多人物都很典型,例如工聯會的巴士車長蔡永強,註冊電工刁勝洪,工聯會的黃國、勞聯的林振昇,首位女村頭陳月明,基層組織港島各界聯會的蘇長榮,區域發展主任的陳家珮。

至於原政界,有多名原立法會議員轉戰選委,亦有前政府高官如黎棟國、盧維思、馮煒光、陳凱茵。

今次出戰選委的候選人,亦是不同族群都可以參選,在以前的政制下,這些即使是事業上有很高成就,都不會在一個高度被扭曲的政治化環境下出來參選的。除了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例如「港漂」族,洪雯和孫東,台灣出生成長的曾瀞漪,加入中國籍的「老外」盧維思和盛智文。

高人話根據51人的背景,歸入四個界別,假設每個界別都有十人可以出線,大約都可以評估勝算。亦有一個說法,可能選委組別中更為注重專業、學界代表,因為其他三個界別人士,有較多機會從功能組別或分區直選中出線,所以選委會界別中學界、專業界精英比重稍多一些,或更能兼顧香港社會各階層和各界別的不同利益,特別是在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更注重香港的整體利益。

已報名的候選人名單請參閱:https://www.elections.gov.hk/legco2021/chi/nomination2.html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