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大醫學院首設癌症復康診所 逾500患者使用服務

社會事

港大醫學院首設癌症復康診所 逾500患者使用服務
社會事

社會事

港大醫學院首設癌症復康診所 逾500患者使用服務

2021年12月07日 17:33 最後更新:17:41

港大醫學院獲香港賽馬會撥款13億支癌症服務,並成立全港首間癌症綜合關護中心,今天舉行啟用儀式。中心總監藍詠德表示,中心內設首間癌症復康診所,醫管局轉介者費用全免,私家醫生轉介則需350元可會面兩次,目前已有512名康復者參加服務。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診所為超過500名患者進行評估,發現有近半病人有中度困擾,近3成嚴重困擾,岀現包括睡眠障礙、神經病變及焦慮等症狀。復康診所會有註冊護士,為有嚴重症狀的患者,提供為期5年的定期跟進。診所亦會評估病人的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發現500多名參加者中,每人都有至少一項健康指標不達標,診所會為病人制定一系列計劃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協助病人減肥等。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來,提供癌症相關研究及支援服務, 已服務逾1.5萬名患者。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中心最快將於2024至25年度遷至葛量洪醫院,屆時會新增2座新大樓,包括臨床醫療中心及癌病科研中心,除為病人提供支援外,亦會為各種癌症進行科研研究,目標至少營運至2030年。他又預料,癌症在未來20年仍屬本港頭號殺手,他期望中心除硬件上能提供高端科研技術外,亦能提供紓緩治療服務,以能填補公立醫院不足。

梁卓偉期望港大醫學院的癌症綜合關護中心,能補充公立醫院在癌症患者復康方面的不足。資料圖片

梁卓偉期望港大醫學院的癌症綜合關護中心,能補充公立醫院在癌症患者復康方面的不足。資料圖片

港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創新篩選平台,可快速評估新冠病毒變異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新方法比傳統方法速度提升39倍。

港大醫學院

港大醫學院

研究人員亦專注了解病毒變異如何影響「合胞體」形成,即受感染細胞與未感染細胞融合的過程,這有助識別可能對公共衞生構成重大風險的新興病毒變異株。

通過研究刺突蛋白及其突變,研究人員發現某些變異株,如 Delta變異株,與病毒原始株相比形成較大的合胞體,團隊發現單個K854H突變可將Omicron 變異株轉變為具有高融合能力的變異株。研究又發現一些變異,系統可預測出它們與Omicron和Delta等現有變異株具有相近的變異機率,顯示這些新變異應受監控,因可能在未來病毒演變中出現。

為提高篩選效率,團隊開發了一種根據細胞大小篩選的策略,在更大範圍上將融合和未融合的細胞進行高速篩選;與傳統方法比較,新方法精確度超過80%

團隊還確定兩種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的藥物,可減輕疾病嚴重程度。倉鼠模型實驗顯示,藥物可抑制由刺突蛋白誘導的合胞體形成,並有潛力緩解病情。

團隊認為,新系統不僅有助快速追蹤新冠病毒變異並找出治療方案,還可廣泛應用於各種與細胞融合相關的生物醫學研究,包括癌症免疫療法。而細胞互作平台可系統分析多種病毒的合胞體形成能力,包括愛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科、新冠病毒和其他誘導合胞體形成的冠狀病毒。

團隊期望從這項研究中獲得嶄新方法和深入知識,為治療新冠病毒病症和其他涉及細胞融合的疾病提供新策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