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代「青樓」與妓院大不同 兩者有何關係?

歷史長河

古代「青樓」與妓院大不同 兩者有何關係?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古代「青樓」與妓院大不同 兩者有何關係?

2022年01月03日 14:40 最後更新:15:10

我們今時今日所理解,「青樓」為古代妓院代稱。在不少古典文學作品中,都會將落難風塵的妓女稱為「青樓女子」。事實上,「青樓」最早的意思為華美的房屋,指代帝王之居所。清代著名詩人袁枚《隨園詩話》載《南齊書·東昏侯紀》曰:「齊武王於興光樓上施青漆,世謂之青樓。」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魏晉時期著名詩人曹植寫詩讚:「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到了唐朝,「青樓」就衍生了兩種意義,在不少作品參雜錯出,甚至有一人之作而兩意兼用的例子,如韋莊《貴公子》:「大道青樓御苑東,玉欄仙杏壓枝紅」,這裡所指,與大道、高門相關,並無涉及艷遊及酒色;至於韋莊另一首《擣練篇》詠:「月華吐艷明燭燭,青樓婦唱衣曲」,這裡說的「青樓」則指妓院。為此袁枚就指:「今以妓院為青樓,實是誤矣。」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我們今時今日所理解,「青樓」為古代妓院代稱。在不少古典文學作品中,都會將落難風塵的妓女稱為「青樓女子」。事實上,「青樓」最早的意思為華美的房屋,指代帝王之居所。清代著名詩人袁枚《隨園詩話》載《南齊書·東昏侯紀》曰:「齊武王於興光樓上施青漆,世謂之青樓。」

《全唐詩·擣練篇》局部 (網上圖片)

魏晉時期著名詩人曹植寫詩讚:「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到了唐朝,「青樓」就衍生了兩種意義,在不少作品參雜錯出,甚至有一人之作而兩意兼用的例子,如韋莊《貴公子》:「大道青樓御苑東,玉欄仙杏壓枝紅」,這裡所指,與大道、高門相關,並無涉及艷遊及酒色;至於韋莊另一首《擣練篇》詠:「月華吐艷明燭燭,青樓婦唱衣曲」,這裡說的「青樓」則指妓院。為此袁枚就指:「今以妓院為青樓,實是誤矣。」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 中的青樓 (網上圖片)

據了解,最早稱妓院為「青樓」的應是南朝的劉邈,他的詩作《萬山見采桑人》,內有「倡妾不勝愁,結束下青樓」。唐代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中的「青樓」,都是妓院的意思。

仇英版《清明上河圖》中的青樓 (網上圖片)

「青樓」因襲前人誤傳而習非成是地成為妓院的別稱,也成為古人形容風月場所時一個美麗的名詞。愛情、性慾、道德是文學基本題材,這三種主題,其實也可通過妓女這角色聚合一起,古人還專門將這樣的文學命名為「青樓文學」。青樓極有可能是古代文人除了廟堂、家庭、江湖以外,必不可少的寄託之處。

《清史圖典·順治朝》中的陳圓圓 (網上圖片)

有人做過統計,在 《全唐詩》將近5萬首中,有關妓女的達2000多首,約佔半成。「青樓」,無疑是古代社會一個特殊行業,青樓妓女的存在,也某程度推動中國音樂歌舞發展,並在文學、政治等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

《全唐詩·擣練篇》局部 (網上圖片)

《全唐詩·擣練篇》局部 (網上圖片)

據了解,最早稱妓院為「青樓」的應是南朝的劉邈,他的詩作《萬山見采桑人》,內有「倡妾不勝愁,結束下青樓」。唐代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中的「青樓」,都是妓院的意思。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 中的青樓 (網上圖片)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 中的青樓 (網上圖片)

「青樓」因襲前人誤傳而習非成是地成為妓院的別稱,也成為古人形容風月場所時一個美麗的名詞。愛情、性慾、道德是文學基本題材,這三種主題,其實也可通過妓女這角色聚合一起,古人還專門將這樣的文學命名為「青樓文學」。青樓極有可能是古代文人除了廟堂、家庭、江湖以外,必不可少的寄託之處。

仇英版《清明上河圖》中的青樓 (網上圖片)

仇英版《清明上河圖》中的青樓 (網上圖片)

有人做過統計,在 《全唐詩》將近5萬首中,有關妓女的達2000多首,約佔半成。「青樓」,無疑是古代社會一個特殊行業,青樓妓女的存在,也某程度推動中國音樂歌舞發展,並在文學、政治等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

與現今我們所知的「妓女」不一樣,許多達官貴人士大夫每逢家有喜事,常會邀請當地青樓名妓前去彈唱助興,宋代詞人柳永在他那個時代之所以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就是因為柳永時常混跡青樓,以致於其詞被傳唱得到了「凡井水邊,皆能歌柳詞」的程度。而明末清初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也是緣起青樓名妓陳圓圓。而當時的「秦淮八艷」柳如是、董小婉、李香君等名妓的風流故事,同樣成為千古絕唱。

《清史圖典·順治朝》中的陳圓圓 (網上圖片)

《清史圖典·順治朝》中的陳圓圓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