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三國戰神呂布麾下擁文才武將 為何敗亡如此迅速?

歷史長河

三國戰神呂布麾下擁文才武將 為何敗亡如此迅速?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三國戰神呂布麾下擁文才武將 為何敗亡如此迅速?

2022年01月05日 11:30 最後更新:14:02

被譽為「戰神」的呂布是東漢末年著名武將,他曾是丁原和董卓的部將,後來又在陳宮等人的擁戴下,先後佔據兗州和徐州,成為中原名震一方的諸侯。然而,呂布當諸侯時間並不長,並在曹操連續打擊下,迅速走向敗亡殞命之路。

其實呂布成為諸侯後,帳下有智士陳宮,也有張遼、高順等大將,按照道理,敗亡不會如此迅速。那麼究竟有甚麼原因?

更多相片
影視中的呂布 (中) (網上圖片)

被譽為「戰神」的呂布是東漢末年著名武將,他曾是丁原和董卓的部將,後來又在陳宮等人的擁戴下,先後佔據兗州和徐州,成為中原名震一方的諸侯。然而,呂布當諸侯時間並不長,並在曹操連續打擊下,迅速走向敗亡殞命之路。

影視中的呂布 (網上圖片)

《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載:「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製御其黨,但信諸將。」這句話已形容呂布驍勇善戰,但沒謀略又性格多疑容易猜忌別人,令他難以將自己身邊的人團結起來。

裴松之為《三國志·呂布傳》作注 (局部) (網上圖片)

另一個例子見於《三國志注》引述漢末王粲的《英雄記》指,呂布一直壓制大將高順。據了解,高順人品端正、治軍有方,是個很有能力的將軍:「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當時高順帶的兵僅有七百餘人,但這支為數不多的部隊卻有「陷陣營」之稱。打仗時,高順的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立,下了不少功勞,呂布儘管知道高順對其忠心耿耿,但還是對其不放心,於是解除了高順的兵權,將高順的兵交給了和自己有親戚關係的魏續統領。」

影視中的呂布與部下 (網上圖片)

呂布猜忌身邊人,導致部下離心離德,在《英雄記》記載呂布部下郝萌的叛變上可反映出來。據載,呂布入主徐州後引起袁術不滿,於是袁術便向郝萌施計令他倒戈。當時,郝萌策劃發動兵變襲殺呂布,後來被高順鎮壓。事後據郝萌的部將曹性交待,陳宮也是郝萌的同謀,但呂布因為陳宮是自己所倚重的人,也沒追究了。到了曹操圍困呂布時,呂布及陳宮均被部將侯成、宋憲、魏續等人生擒獻給曹操,足以說明呂布部下貌合神離到那一個地步。

影視中曹操生擒呂布,曹操旁為劉備 (網上圖片)

呂布除了內部管理不善,忽視盟友也是他迅速敗亡的主要原因。《呂布傳》載,當初呂布在徐州時,本來打算與袁術結盟,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策略。呂布本已答應與袁術聯姻,與其結為盟友,但誤信陳珪及陳登父子的話,為了接受曹操的授命詔書,擅自取消與袁術聯姻,將袁術派來的使者押送給曹操。

影視中的呂布 (中)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呂布 (中) (網上圖片)

《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載:「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製御其黨,但信諸將。」這句話已形容呂布驍勇善戰,但沒謀略又性格多疑容易猜忌別人,令他難以將自己身邊的人團結起來。

呂布猜忌有兩個明顯例子,據南朝宋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引述魏郎中魚豢所撰的《典略》指:「乃從呂布,為布畫策,布每不從其計。」指出智士陳宮計策,往往不被呂布採用。記載又表示,在呂布和陳宮被曹操俘虜後,曹操為了羞辱陳宮於是便對他說:「你一向自詡自己是個聰敏人,怎麼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陳宮恨恨的指,可惜呂布不用我的計策:「若其見從,亦未必為禽也。」 

影視中的呂布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呂布 (網上圖片)

另一個例子見於《三國志注》引述漢末王粲的《英雄記》指,呂布一直壓制大將高順。據了解,高順人品端正、治軍有方,是個很有能力的將軍:「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當時高順帶的兵僅有七百餘人,但這支為數不多的部隊卻有「陷陣營」之稱。打仗時,高順的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立,下了不少功勞,呂布儘管知道高順對其忠心耿耿,但還是對其不放心,於是解除了高順的兵權,將高順的兵交給了和自己有親戚關係的魏續統領。」

裴松之為《三國志·呂布傳》作注 (局部) (網上圖片)

裴松之為《三國志·呂布傳》作注 (局部) (網上圖片)

呂布猜忌身邊人,導致部下離心離德,在《英雄記》記載呂布部下郝萌的叛變上可反映出來。據載,呂布入主徐州後引起袁術不滿,於是袁術便向郝萌施計令他倒戈。當時,郝萌策劃發動兵變襲殺呂布,後來被高順鎮壓。事後據郝萌的部將曹性交待,陳宮也是郝萌的同謀,但呂布因為陳宮是自己所倚重的人,也沒追究了。到了曹操圍困呂布時,呂布及陳宮均被部將侯成、宋憲、魏續等人生擒獻給曹操,足以說明呂布部下貌合神離到那一個地步。

影視中的呂布與部下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呂布與部下 (網上圖片)

呂布除了內部管理不善,忽視盟友也是他迅速敗亡的主要原因。《呂布傳》載,當初呂布在徐州時,本來打算與袁術結盟,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策略。呂布本已答應與袁術聯姻,與其結為盟友,但誤信陳珪及陳登父子的話,為了接受曹操的授命詔書,擅自取消與袁術聯姻,將袁術派來的使者押送給曹操。

事後袁術大怒於是與呂布大動干戈。儘管事後呂布和袁術又重新結盟,但兩人因為積怨太深,早已同床異夢,因此在曹操攻打呂布時,「盟友」袁術一直不見其積極救援。

影視中曹操生擒呂布,曹操旁為劉備 (網上圖片)

影視中曹操生擒呂布,曹操旁為劉備 (網上圖片)

講回呂布被曹操擒住後,並沒有放棄掙扎,《呂布傳》載:「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英雄記》也,當呂布向曹操表明忠心後,曹操一度被打動,「意欲活之,命使寬縛」不過,當時曹操身邊的經人劉備,之前被呂布搶過地盤,這時說提醒曹操,想一下丁原和董卓的結局,用一句話葬送了呂布的性命。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