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國使團不遠萬里到北京送禮 因何惹怒嘉慶帝遭趕走?

歷史長河

英國使團不遠萬里到北京送禮 因何惹怒嘉慶帝遭趕走?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英國使團不遠萬里到北京送禮 因何惹怒嘉慶帝遭趕走?

2022年01月06日 14:40 最後更新:14:57

清朝的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一支來自英國的外交使團不遠萬里到了北京,給嘉慶皇帝「送禮」。俗話有云「伸手不打送禮人」,嘉慶帝卻龍顏大怒將英國使者趕走。中英雙方不歡而散,英國使者連皇帝都沒見到就離開了,所為何事?

據清史學家梁廷枏撰《粵道貢國說》指,當年6月24日,嘉慶帝得到了署兩廣總督董教增的奏報,說英王太子攝政,「思念高宗純皇帝(指乾隆皇帝)恩德,仰慕大皇帝仁聖,遣使進獻,以抒誠敬,並鋪張征服佛蘭西功績」,還說英國人將在六七月抵達天津海口。

自乾隆至鴉片戰爭前,廣州成為唯一對外通商口岸 (網上圖片)

自乾隆至鴉片戰爭前,廣州成為唯一對外通商口岸 (網上圖片)

董教增同時也知悉英使規模以、貢品詳情及行程。有人來朝貢,本是好事,但嘉慶帝也高興不起來。事緣嘉慶在位期間,英國人經常在廣東沿海地區滋事,給他留下了很壞的印象。因此嘉慶皇帝一開始就訂下了迎接英國使者的基調,曾在批示中說「此事朕不以為喜」「實該國遣使遠涉重洋,以納貢為重,恐尚有干求事件。」還通知直隸總督,如果英國以朝貢為名,要求開放口岸,「如上次請於開放寧波互市等事」,那就先行駁斥,以天朝法度森嚴絕其妄悠,別留客氣。如果英使意在要求,又或者禮節不遵,就在天津筵宴後遣送回英。

嘉慶帝畫像 (網上圖片)

嘉慶帝畫像 (網上圖片)

從嘉慶帝的批示諭令可見,心水極清,英國為何要給清朝皇帝送禮,派遣使者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在華的經濟等權益。至於英國方面,直接原因則是為了消除清朝對英國不佳印象,英國人不是來「朝貢」,而是對中國進行正常外交訪問。

公元1816年7月29日,英國使者的船隊抵達天津海口。此次使團正使名叫阿美士德,出身英國貴族;副使斯當東是英國駐華大班,能說漢語,書寫漢字,是中國通。嘉慶帝在8月1日,任命工部尚書蘇楞額為欽差大臣,負責接待英國使團。

阿美士德 (網上圖片)

阿美士德 (網上圖片)

清朝甚至已經籌辦好了各項覲見事宜,但蘇楞額卻與英國使團展開了激烈的政論,其核心就是見到嘉慶皇帝後,使者們應該採用什麼禮節。清朝方面堅持,英國人必須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並且要預先演習。這遭到英國人堅決反對,持「正常外交訪問態度」的他們認為,「英吉利禮節與天朝不能相似,在國王前免冠,跪一膝,一俯首」,也就是單腿屈膝之禮。後來經過爭論,英國人決定採用「九跪一膝,九一俯首」,嘉慶帝聞訊後非常生氣,仍然下令督促英國人採用三跪九叩之禮,並增派和世泰等人負責開導。

關於禮節問題,中英雙方爭吵了將近一個月,依然沒有達成一致。此時出現了一項非常滑稽的一幕,清朝大臣和世泰想採取非常手段,蒙混過關。於是嘉慶帝在和世泰的誘導之下,決定8月29日接見英國使團。

英國「大使向中國皇帝」單膝下跪漫畫 (網上圖片)

英國「大使向中國皇帝」單膝下跪漫畫 (網上圖片)

原來,和世泰想採用疲勞戰術,28日晚就帶著英國使團從通州出發,經過數個小時的顛簸,於29日凌晨5點抵達圓明園。6點召見時,和世泰以為在十分疲勞的情況下,使者一定會言聽計從,希望阿美士德能夠三跪九叩,但他失望。

嘉慶帝還等著阿美士德,阿美士德堅決不下跪,與副手稱病不出;和世泰只得隨便地說說使者都病,無法進見。嘉慶帝怒不可遏:「中國既為天下共主,豈有如此侮慢倨傲,甘心忍受之理?」他下詔將使者「即日遣回,該國王表文亦不必呈覽,其貢物俱著發還。」趕走英國人同時,嘉慶皇帝還寫了一封上諭予英國國王,表示你們不遵守天朝的遊戲規則:「嗣後毋庸遣使遠來」。但有意思的是,幾十年後,英國外交部送給清朝駐英使館一個匣子,裡面就是這封上諭,包裹完好無損。事實上,人家沒看過。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