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997記憶

政事

1997記憶
政事

政事

1997記憶

2016年01月20日 19:23 最後更新:19:37

港元繼續跌,港股大跌749點,整個亞洲都在跌, 油價亦跌3%,這個局面,令我想起1997年的日子。

1997年風浪起於5月,那時泰銖先跌,泰國不夠錢捍衛匯價, 找友好地區支持,香港參與借錢,還被評為「無事搵事做, 泰國出事關香港什麼事?」其實那是亞洲金融風暴的前奏, 有一個代號叫「餓狼」的對沖基金,帶頭沽空泰銖, 他們看到美元匯價上升的勢頭,見到泰國等亞洲國家借了大批外債, 就大手沽空泰銖,插低泰銖匯價,博泰國最後債務違約, 令泰銖匯價爆煲,他們就可以賺大錢。

那時香港正步向7月回歸,經濟極好,股市大旺, 樓市火熱,一片歌舞昇平的樣子,當然不會理會泰國的事端, 不知道泰國是煤磺的金絲雀,金絲雀死去, 顯示煤礦正有致命毒氣湧出。

當時香港有三高,樓價高、人工高、通脹高, 新上任的特首董建華,施政的主要目標是打低三高, 就在當年10月提出的施政報告,推出每年建屋8萬5千個單位的政 策,想拉低樓價。政策出台不久,遠未到實施階段,金融風暴殺到, 股市在10月時大跌,一下子就陷入恐慌。 我當時正好在內蒙古旅行,那些年打個長途也不方便, 在草原上騎著馬的我,還抱怨自己旅行前不把股票沽掉。

放假回港,發覺股票不見了兩成幾三成, 但樓價只跌了一成多,股票跌得多過樓。那時有個朋友揸了幾間樓, 急忙問我點睇,我話這些金融風暴,是地區性危機,不是太識睇, 但你買的樓在96、97年入市,入貨價貴,回落了一成多, 和購入價差不多,不用輸太多錢,何不斬纜減倉? 結果這個朋友開 了價沽樓,等到1998年1月樓市略一反彈, 有買家議價他就沽貨,沽出貨比高位只跌了15%左右, 他輸少少走了,結果避過一刧,他事後回想:「 持貨太多不斬倉要燒炭」。

單睇樓市,97年的事件都有很多經驗值得記取。第一, 各種投資市場是相關的,因為幕後的玩家可能是同一批人。 泰國匯價和香港匯價相關,本地樓市和股市相關, 投資者在股市要補孖展借貸按金,就可能沽樓去頂。 不要相信一種投資產品大跌,其他投資產品可以免疫, 所以股票大跌,對物業投資者是一個警號。

第二,貴價東西難持久。97年感覺樓價和股價同樣超貴。 今天的感覺是樓價超貴、股票好便宜。但既然這樣便宜的股票, 還有深跌的空間,這樣貴的樓價,其支持力其實好弱。 投資產品價格短期睇供求,有些垃圾股的股票只是廢紙一張, 但人為收乾了供應,也可以炒到很高。但長線而言, 樓價股價都是看背後的基本因素,都要經濟好好, 才可以支持高樓價,經濟不好樓價高企,就只是啤酒面一層的泡沫, 可以沖得很高,也可以瞬間消失。

第三,強美元不利新興市場。1997年那場風浪, 背景是美元上升,今趟也有相似之處,美國在去年底開始加息, 美元大勢還在上升,包括港元在內的亞洲貨幣下跌, 就有加快加息去支持匯價的可能,加息不利經濟,不利樓市。

我不是叫大家急急沽樓,但現階段買樓的確不宜。 是否沽樓主要看自己投資組合的風險,成本愈平愈有防守力, 成本愈貴愈要控險。歌星阿B的前太太B嫂當年買了大量豪宅, 若有能力持貨至今,她可能是百億富豪,但一個跌浪頂唔順就玩完。 風暴當中,任何投資都要控制風險為尚, 不要讓自己跌入不能翻身的處境。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