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3監管機構料下月展開喬裝客戶計劃 檢查中介銷售兩種可扣稅產品手法

社會事

3監管機構料下月展開喬裝客戶計劃 檢查中介銷售兩種可扣稅產品手法
社會事

社會事

3監管機構料下月展開喬裝客戶計劃 檢查中介銷售兩種可扣稅產品手法

2021年12月29日 18:35 最後更新:18:56

保監局、積金局及金管局宣布,將聯合展開喬裝客戶檢查計劃,以了解中介人在香港銷售兩種可扣稅產品的手法,分別為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和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計劃預計下月展開。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今次是3家金融監管機構首次聯手進行有關類型計劃,所有受3家機構規管,並在香港銷售或推廣有關產品的中介人,都是喬裝客戶計劃對象。

監管機構希望,透過喬裝客戶計劃更深入了解中介人的銷售手法,檢查結果將用以補足各監管機構的政策和監管工作,並評估相關法定和監管目標的達成程度,將視乎結果,與業界分享識別到與整體行業有關的問題和良好做法。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保監局執行董事(長期業務)許美瑩表示,投保人依賴 QDAP為其退休規劃的一個重要部分,必須確保投保人獲得公平對待,以及QDAP的銷售符合適用的監管要求,包括客戶風險評估、財務需要分析、建議的合適性,以及產品和風險披露等。

積金局營運總監及執行董事朱擎知表示,積金局鼓勵強積金計劃成員在強制性供款以外作自願性供款,以增加退休儲備。隨着TVC的帳戶數目及供款款額持續大幅增長,是次喬裝客戶檢查計劃將會為規管機構監管中介人的工作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進一步改善中介人推銷及銷售TVC的手法。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另外,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操守)區毓麟表示,今次聯合行動亦同時展示了監管機構在推動金融業内有關公平待客文化方面的協作。

喬裝客戶計劃預計於2022年1月展開。3個監管機構將會視乎計劃結果,與業界分享在當中識別到與整體行業有關的問題和良好做法。

監管機構就兩種可扣稅產品的銷售手法展開喬裝客戶檢查。 網圖

監管機構就兩種可扣稅產品的銷售手法展開喬裝客戶檢查。 網圖

金管局首季收到174宗與騙案相關的銀行投訴個案,按季減少30%,其中未經授權信用卡交易的投訴個案按季下跌40%,顯示金管局聯同業界和執法機構採取各項反詐騙措施有正面作用。

金管局。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金管局。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不過,副總裁阮國恒指出,最新案例涉及境外受害人遭受騙徒「二次傷害」。其中一宗個案,有境外人士資產被盜,有「律師」聲稱可代追討款項,並將受害人加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群組,聲稱與金管局及一家金融機構直接溝通。並透過上述金融機構平台取回款項。受害人向平台繳付稅款及費用共逾兩萬美元,之後懷疑受騙並向金管局求助。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另一宗個案,有境外人士懷疑受騙,有「律師行」附上以金管局名義發出的文件,聲稱已追蹤到相關騙款,如要取回騙款,受害人需要繳付解凍費用。

金管局嚴正重申,不會就個人財務事宜聯絡市民,亦不會使用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建立群組聯繫公眾。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