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八國聯軍攻陷京城 私人衛隊護送慈禧逃難

歷史長河

八國聯軍攻陷京城  私人衛隊護送慈禧逃難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八國聯軍攻陷京城 私人衛隊護送慈禧逃難

2022年01月13日 10:00 最後更新:01月18日 12:04

1900年,慈禧向「十一列強」宣戰,引來八國聯軍侵華,結果導致「扶清滅洋」進京勤王的義和團被消滅。八國聯軍行動迅速,8月14日,攻入北京城,慈禧眼看就快火燒眉毛,次日清晨,慈禧太后和光緒帝不得不收拾行囊,向西邊逃命。

當時,慈禧想要逃出北京城時已經有困難,為了確保安全,儘管已帶上了大隊御林軍,便慈禧始終不放心。思來想去後,她決定借助京城的鏢局出逃,於是僱用了京城口碑最好的鏢局─-李氏鏢局。

據稱,李氏鏢局自創立30年以來,從來沒有失過任何一趟鏢,其鏢師個個身懷絕技。為了討好巴結慈禧,李氏鏢局不但在安全上小心謹慎,而且在照料上也一絲不苟。據了解,李氏鏢局接鏢後,將慈禧喬裝打扮一番,然後派出鏢局內最厲害的武林高手護送。他們圍在慈禧轎子身邊,轎子內還有幾位女鏢師。這些女鏢師,都是經過訓練的武功高手,不僅長得漂亮,而且身手敏捷,慈禧太后對這些女侍衛自然非常滿意。

慈禧為什麼會選擇鏢局來保護自己?主要因為鏢局當時在江湖中地位特殊,如果她選擇京城內的高手,那些人滿口京腔,一說話就可能被敵人認出。但鏢局就不一樣,經常走南闖北,不僅會說江湖行話,而且還懂各地方言,一路上如果遇到土匪強盜,很多鏢局都跟這些綠林中人有交往,往往給點銀子就放行,根本不用動武。時值清朝末年,走鏢靠的不僅僅是鏢師的武功,還需要跟官府、強盜、土匪聯合,每到一地就上下打點關係,這樣有利潤大家平分,所以一般護鏢是很安全。

據指,李氏鏢局為了慈禧尊貴身份,押鏢任務押得特別貼心,鏢師們在慈禧的轎子裡,點了一種特殊的薰香,使得慈禧在轎子如廁後也不覺臭。李氏鏢局護駕,身邊也有不少武林高手,比如宮寶田、李瑞東等,這些人雖然武功高強,各路土匪強盜不敢輕舉妄動。所以慈禧只用了25天便到達了太原,但太原是一片窮鄉僻壤,慈禧無法忍受這裡的清苦,停留了20天,又讓李氏鏢局繼續護送自己到西安。

慈禧在西安呆了一年,等到李鴻章跟八國聯軍簽訂《辛丑條約》之後,聯軍退兵,慈禧和光緒才回京。這次由於感覺安全的了,不再需要鏢師護送,大搖大擺像戰勝般班師回朝。慈禧回到北京城後,因為李氏鏢局護駕有功,獲她封為「天下第一鏢」。自此在民間,李氏鏢局就有了「御前鏢戶」的名號。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