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把不打疫苗的人折騰到底

博客文章

把不打疫苗的人折騰到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把不打疫苗的人折騰到底

2022年01月11日 19:39 最後更新:20:39

抗疫兩年,又要加強限聚,的確令人身心俱疲。

西方國家如英國選擇急急躺平,英國1月10日開始將新冠確診者隔離天數從7天減至5天,以解決人力荒,教育大臣查哈威期許英國能率先成為與病毒共存的國家之一,不論疫情還要燃燒5年或10年。要注意英國並不是從衛生角度覺得可以減少病患隔離,只因患病的人數太多,導致人手不足,被逼減少病者的隔離時間。這樣無可避免地會令更多人染疫,結果就是「與病毒共存」了。

這種「被逼式與病毒共存」,只是賭徒式的冒險。香港真是想在低風險、低人命代價下重新開放,應該從兩方面下苦功:

1. 大力提高疫苗接種率到83%人口打3針。以如今香港只有63.5%人口打兩針而言,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首先要有83%人口打兩針,這樣再叫已接種者打多一針就容易了。要多19.5%人口即144萬人開始打針,沒有強制措施不行。

看看法國的情況。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一語驚人地誓言:「要把那些不打疫苗的人折騰到底」,並稱那些人「不再是法國公民…..當你的自由威脅到其他人的自由時,你就變得不負責任,不負責任的人不再是法國公民。」

法國完成兩劑接種的人口已達74%,但疫情仍然高企,所以法國政府推出《新冠疫苗通行證法》草案,目前持有健康通行證的民眾若想繼續享受其帶來的便利,例如可以在餐廳進食,將必須接種疫苗,並逐步打加強針,過去提交陰性檢測報告這條獲取法國版健康碼的路將被堵死。要注意這些話是由一個所謂西方民主大國的總統說出,就明白在抗疫這個生死攸關的大問題上,個人自由難免要妥協。

香港在2月24日將實行新的安心出行措施,不打針將不能進餐廳及公共康樂設施,這應該只是第一步。香港政府應該學學馬克龍那樣:「把那些不打疫苗的人折騰到底」。下一步是不打疫苗不能進入工作場所,再下一步不打疫苗就不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當不打疫苗就「什麼地方也不能去」的時候,香港就有機會有83%人口打3針。

2. 安心出行設追踪功能。政府追踪崇光女售貨員中招的個案時,她在屯門開藥房的爸爸檢疫時確診,結果一家四口確診。理大測試後發現父女患者的病毒基因和望月樓空少相同,政府又去查問空少,他隱約記得自己曾去屯門藥房買洗頭水,追查閉路電視,才證實是空少在藥房播毒。

試想如空少手機裝的「安心出行」是實名制,並且有定位追踪功能,他沿途進入的地方,自動會有紀錄,當空少確診後,他沿線去過的地方,所有和他在不同地點同時同場的人,手機自動轉成紅碼,所有人要去檢測甚至檢疫,否則也是「什麼地方也不能去」。若然今天「安心出行」已有這些功能,就可以提早通知崇光女售貨員的爸爸,即使他仍然受感染,但也不會再感染家人,也不會再散播出去。

或許有人以為新冠病的變種會越來越弱,但這一切其實只是假設。萬一有致命的超級新冠病毒出現,所有疫苗都無免疫力時,高效的追踪堵截工具,仍然是救命的撒手鑭。

人人都想快速開放,想到處旅行,想生活復常,但又不想身邊有很多人因染疫而離去,其實別無他法,只能用措施逼迫更多人打疫苗,只能加強「安心出行」的紀錄追踪功能,否則我們可能還要一年年地折騰下去。

盧永雄

Tags:

屯門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