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凝聚各方力量 加強有效管治 中共曾倡議並踐行聯合政府

歷史長河

凝聚各方力量 加強有效管治 中共曾倡議並踐行聯合政府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凝聚各方力量 加強有效管治 中共曾倡議並踐行聯合政府

2022年01月14日 20:16 最後更新:01月24日 12:36

聯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是今日政黨政治和政府管治上常用的多黨合作方式,也是在某一特定時期的有效管治方法之一,尤其在政黨眾多又爭持不下時,成立聯合政府有助凝聚各方力量,達成共識,有利於落實政策。近年在新聞常見的有日本和歐洲一些多黨制國家,有機會執政的政黨在國會選舉中失去絕對優勢,為了施政順利,決定跟另一個政黨組成聯合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油畫。(畫家:董希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油畫。(畫家:董希文)

被視為「一黨專政」的中國共產黨其實也曾主張並實行過「聯合政府」,即使今日已發展成世界第二大而又長期執政的政黨(截至2021年6月5日,黨員總數為9514.8萬名),但中共仍認為自己的政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以「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第一章)為原則。

更多相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油畫。(畫家:董希文)

聯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是今日政黨政治和政府管治上常用的多黨合作方式,也是在某一特定時期的有效管治方法之一,尤其在政黨眾多又爭持不下時,成立聯合政府有助凝聚各方力量,達成共識,有利於落實政策。近年在新聞常見的有日本和歐洲一些多黨制國家,有機會執政的政黨在國會選舉中失去絕對優勢,為了施政順利,決定跟另一個政黨組成聯合政府。

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網上圖片)

被視為「一黨專政」的中國共產黨其實也曾主張並實行過「聯合政府」,即使今日已發展成世界第二大而又長期執政的政黨(截至2021年6月5日,黨員總數為9514.8萬名),但中共仍認為自己的政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以「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第一章)為原則。

時任美國特使赫爾利(Patrick Jay Hurley)負責調和國共關係。圖為他(左二)和毛澤東。(網上圖片)

中共在抗戰後期向國民黨提出建立「聯合政府」

1964年2月26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宋慶齡(前)與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宋之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宋之右)受邀訪問錫蘭(即斯里蘭卡,接受其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前右一)送花。(圖: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

毛澤東也於11月10日與美方達成了《中國國民政府、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協定》,內容包括國共兩黨合作擊敗日本與重建中國、承認國共兩黨及所有抗日黨派的合法地位,改組政府為包含所有抗日黨派和無黨代表的聯合國民政府、擁護孫中山在中國建立民有民享民治之政府的原則等。

1962年,時任中國民主同盟主席沈鈞儒。

建政初期,踐行了「民主聯合政府」的諾言

那麼,在中共理解中的「聯合政府」或「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有甚麼內涵?又怎樣體現和發展變化呢?它的歷史淵源又如何?

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網上圖片)

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網上圖片)

中共在抗戰後期向國民黨提出建立「聯合政府」

翻查歷史記錄,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中,中共就向國民黨政府提出建立「聯合政府」。鑑於幾經混戰和紛爭,當時的中國社會形成了三大政治力量並存的格局:國共兩黨與中間黨派,其中中間黨派是介於國共之外的「第三勢力」,並幾乎參與了所有的重大憲政活動或運動,對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化與憲政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4年8月17日,毛澤東在董必武向周恩來請示如何對待增補國民參政員的電報上批示:應與張瀾、左舜生商討各黨派聯合政府問題。(註:張瀾時任中國民主同盟(民盟)主席,左舜生則以青年黨身份出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同年的8月和11月,毛澤東更先後跟和國民黨關係友好的美國國務院代表謝偉思(John Stewart Service)和美國特使赫爾利(Patrick Jay Hurley)就國共關係談話,他不但提出國民黨應立即召開一切黨派參加一次臨時(或過渡的)的臨時全國代表大會,改組政府,更就人數分配方面提出具體的妥協方案:國民黨約佔代表數的一半,所有其他代表佔另一半,蔣介石為臨時總統。

時任美國特使赫爾利(Patrick Jay Hurley)負責調和國共關係。圖為他(左二)和毛澤東。(網上圖片)

時任美國特使赫爾利(Patrick Jay Hurley)負責調和國共關係。圖為他(左二)和毛澤東。(網上圖片)

毛澤東也於11月10日與美方達成了《中國國民政府、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協定》,內容包括國共兩黨合作擊敗日本與重建中國、承認國共兩黨及所有抗日黨派的合法地位,改組政府為包含所有抗日黨派和無黨代表的聯合國民政府、擁護孫中山在中國建立民有民享民治之政府的原則等。

只是,中共這些主張都被國民黨總裁蔣介石拒絕,他認為「聯合政府」主張這無異於推翻政府,黨派會議等於分贓會議。導致國共進一步合作的談判再次陷入僵局。

不過,中共在同年4月舉行的「七大」會議上,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更以《論聯合政府》為題作政治報告,並提出了戰後新中國建設的五大目標: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並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具體闡明了實現目標的具體路徑。

在政治上,要立即廢止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建立一個包括國、共、民盟和其他無黨派人士的民主聯合政府,允許一切黨派平等合法地存在和發展。按照毛澤東的設想,聯合政府就是一個統一戰線的政權形式,是一個「以全國絕對大多數人民為基礎的統一戰線的民主聯盟」。他認為,抗戰勝利後,聯合政府或多黨合作政府是新民主主義政權的具體運作模式。

從「聯合政府」到「民主聯合政府」,內涵已變

1946年1月,中共與其他黨派五方共同達成改組政府決議;到1948年5月,此時的國民黨大勢已去,中共提出召開新政協會議,十分明確而堅定地主張成立「民主聯合政府」。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及其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的組成集中體現了多黨合作下的聯合政府特質。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的1948年版「民主聯合政府」與1945年左右提出的「聯合政府」內涵已不同。早期的「聯合政府」主張是針對國民黨主導的政府,中共與其他黨派如民盟、青年黨或無黨派人士是以參政黨的身份進入聯合政府的。用毛澤東當時的話來說,就是「聯合政府仍是蔣介石的政府,不過,我們入了股,造成了一種條件。」

當時,代表中共跟蔣介石談判的周恩來提出的長期合作辦法是:一、保持政府以外的兩黨協商(可普遍化,遇有爭論即協商);二、聯合選舉;三、公開說明四分之一否決權,備而不用;四、有效地參加政府,不僅今天,憲法實施後亦如此。

但到了國共內戰後期,國軍節節敗退及其將領日益流露出反蔣情緒時,主客易位,「聯合政府」是由中共領導的,各黨派不是平等的。根據中共新民主主義憲政理論,新政權是由無產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絕大多數中間黨派都經歷了一個逐步轉向、接受中共領導的過程,並排除了「國民黨反動派」以及對中共敵視的黨派,只有擁護或接受中共新民主主義理論的黨派和個人才能獲准進入新政協會議和政府部門。

1964年2月26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宋慶齡(前)與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宋之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宋之右)受邀訪問錫蘭(即斯里蘭卡,接受其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前右一)送花。(圖: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

1964年2月26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宋慶齡(前)與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宋之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宋之右)受邀訪問錫蘭(即斯里蘭卡,接受其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前右一)送花。(圖: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

建政初期,踐行了「民主聯合政府」的諾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共踐行了1948年版的「民主聯合政府」主張,同年10月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63人,主席和副主席共7人,中共佔4人,即毛澤東為主席,朱德、劉少奇、高崗為副主席;無黨派和民主黨派副主席3人,分別為無黨派代表宋慶齡、民革主席李濟深、民盟主席張瀾。其他56名委員中,中共29人,約佔52%;黨外人士27人,約佔48%。

在當時作為國家政務最高執行機關的政務院(規模要遠遠小於1954年改組並擴大之後的國務院) 方面,總理和副總理共5人,中共3人,其中周恩來任總理,董必武、陳雲為副總理;黨外人士2人,分別為民建(中國民主建國會)代表黃炎培和無黨派人士郭沫若。

其中,黃炎培兼任輕工業部部長,郭沫若更兼任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和中國科學院院長。在司法系統方面,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時任民盟副主席沈鈞儒擔任。

1962年,時任中國民主同盟主席沈鈞儒。

1962年,時任中國民主同盟主席沈鈞儒。

從以上數據可見,中共不但在新民主主義憲政理論方面給予中間階層和中間黨派(民主黨派)以明確的憲政地位;在新民主主義憲政的實踐方面,以《共同綱領》為基礎成立的新政權,也切實地踐行了其「民主聯合政府」的諾言。

只是,隨著中共政權日益穩固、新中國社會逐漸穩定,黨內開始出現雜音,有人對民主黨黨派人士提出異議,「聯合政府」開始面對考驗……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