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產市場蓬勃多年,房地產一向是不少人的熱衷購入的資產,尤其對於有自住需要的人,或者希望有穩定被動收入的人來說,更往往是累積財富、改善生活的關鍵。有自住需要的人,只要能夠計算好自己的負擔能力,在任何時間置業都不會有大損失,樓價的上落只是有心理影響的數字遊戲,反而租住物業,就等同每月「幫業主供樓」,不能累積財富,這才是實質的影響。

如果「買磚頭」作長線投資,透過出租帶來穩定收入,更可以抵銷供款。只要付出部分的首期,10年或20年後,租金收入已經完全可以助你清還按揭。直至物業供滿後,就成為有現金價值的資產,而且言個資產更可以繼續出租提供被動收入,有些人更以此作為退休後的生活費;這亦解釋了為何很多人喜歡投資房地產。

可惜這種想法受到近年的經濟環境逆轉而有所減退。過去幾年,香港接連有社會運動及新冠疫情,經濟受累變得疲弱不振,再加上這兩年息口的高企,供樓成本增加,縱使樓價在這個時候,已經由高位回落約兩成半,但市民大眾或投資者,對投資房地產的信心仍然薄弱,縱有多餘錢在手,這一刻也寧願放在定期存款,更加拿不出低位吸納的勇氣;但相信隨着剛於周三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全面撤樓市辣招,大家對樓市的悲觀情緒亦會減退。

撤辣招無疑可以提振樓市,此外,中央政府批准擴大自由行,增加西安及青島為內地赴港澳個人遊城市。兩個城市均擁有千萬人口,這批新的自由行客源,對本港旅遊、飲食及零售等各行各業,均有正面刺激作用。筆者相信,隨着撤辣及中央惠港措施塵埃落定,一直抱觀望態度的買家,將加快進場,令整體物業成交有機會上升至較為健康的水平,有助樓價盡快回穩。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廖偉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