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由上游至下游的產業配套,環環相扣、層層配合,過去政府純粹提供金錢和場地是不足夠的。筆者認為當局應該發揮主航母作用,亦縱亦橫的提供種種支援,自身作主導牛耳、細致規劃和佈局。制定未來文藝旅遊推化,引導文化氛圍和發展,在教育強化、人才培訓、場地提供,宣傳推廣,文藝發掘、文產孵化等等上,需建立跨部門專責小組。主動建立出一個文藝旅遊的巡航艦隊形產業體系,不要讓它成為過去 "數碼港" 式的口號。所以筆者建議政府、需要成為當中文化輸出的艦隊航母主體,帶領一系列計劃性的想法,為各文藝士團搭建方便的舞台場所,令推廣香港文化同時,香港的文藝者皆能得益,召集和吸引世界各地文化精英、讓它成為國際知名和認同板塊、終極目標就是說好香港故事、也說好中國故事、望以下幾點建議多加著墨。

1. 打造一個安全保護的發展環境:

強化香港固有的文化名片、有幾方位需要配合,讓它成為文創產業的經濟動力和實際增長點。制度配合:優化強化現行法律、例如知識產權、創意專利等等和世界指軌。硬件配合:例如展覽館、藝術館、博物館、藝術商團的輔助、文化導賞互聯互動等等。軟件配合:例如創意人材培育、文創者參與方便性,落地文化生活環境,藝術水平培養提高、提拔文藝創作等等。文宣配合:例如本地和境外推廣、旅遊互動宣傳等等。

2. 成立文化節項巡遊部門:

香港鄰邊各有文化特色,國內有國潮文化、漢服古著文化,韓國有韓流文化,泰國潑水節,日本文化祭等等,各種文化輸出席捲全球。曾幾何時香港給人有 "遊行之都" 的掉價稱呼,無謂大小瑣事都遊行一番,新聞媒體廔見不鮮。新時代新氣象,文化推廣也需要手段,香港文創產業也應該嚷上 "文化巡遊之都" 的稱呼。

情況如 "新春花車巡遊",許多海外人士和國內旅客特意來港就為參與巡遊觀賞,選擇某些特別黃金旺假或金曲電影頒獎禮前後,與業界聯辦一些具香港文化特色主題節、聯接跨地域旅遊經濟供應鍵,讓國際認知,如何知道?除了課室教育內,展覽場地藝術館內,也應該把 "歡樂" 走上街頭巡樂,香港借鑒前車配合創意發展、例如每年循環時段打造發展具港色動漫巡遊節(祭),配合各種打扮動漫角色比賽、城中指定路線巡遊,從中推廣動漫企業、產品商品的相聯孵化鍵,引入商界投資和參與、展廳洽商合作、場地檔期運轉、扶持相關獨立和藝團運創、生產商的周邊產品商祺、加上旅遊業的宣傳配合、環環相扣的推廣、銷售香港文化產業,也吸引本地和境外遊客,印像化和偶像合照打卡促進旅遊消費,進而推化經濟和香港文化名片輸出。

如此類堆香港電影巡遊節、粵語流行曲巡遊節、港式美食巡遊節等等定期應運而生。

3. 成立文化導賞發展部門:

香港有古蹟、星夢、文化觀賞、美食、偉人足蹟、優質效遊路線等等主題,為本地和跨境遊客打造文化導賞行線。例如以 "十月圍城" 藍本的 "革命先烈足蹟" 遊跡、"明月几时有" 藍本的 "东江纵队足蹟" 遊跡、"胭脂扣" 藍本的 "星夢同行" 遊跡、"美食香港米芝蓮" 遊跡、"香港效遊山海導賞" 遊跡等等各類導賞、與本地歷史建築透過保育留存,非物質文化傳統手藝吃材,例如港式奶茶、小巴水牌傳承,藝團小企互動配組,推出香港面向灣區。

4. 強化新時代口號認知:

西方有咖啡文化,國內有茶文化,香港既有美吃天堂之稱、也有自己的絲襪奶茶及鴛鴦,也是一種本地的飲食體驗和文化,把它強化成香港奶茶文化名片,政府牽頭和商企聯動舉辦沖泡比賽、如啤酒節類近的絲襪奶茶節、 協辦活動課程、港式餐飲商管培育、讓香港成為這方面的代表權和話語權。什麼冬天第一杯東方之珠的熱珍珠鴛鴦、秋天第一杯維港渡輪絲襪奶茶、等等等等、增加這個又明顯、又獨有性、優勢和聯系性的物聯,成一個 "完整詞"。

產業鏈可以分銷到境外,但獨有性的港味、維港味~東方之珠,令絲襪奶茶鴛鴦的名片和香港切割不開,讓產業鍵的特殊性也分不開,成為一個香港輸出、導入世界的名片。口號認知也能如此類推,應用在其他產物口號鍵上..... 時代不斷在變,人的變通是永恆不變的、筆者記得香港首份非遺清單有成480個項目,當中不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見的事物。港人善於融會創新,香港優勢並未褪色,這片土地有獅子山打拼精神、有變通和轉數快的頭腦,本港既吸收中外不同嘅習俗文化,亦溶合再發展出與眾不同自體文化價值。最後最後,筆者認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香港仍是有充滿創新和機遇。

梁焯冠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